随着时代发展的浪潮,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西安高新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高新一中”)勇立潮头,牵头的“基于5G网络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及应用——云校智慧教育服务体系”项目(以下简称“云校”)以5G为笔,以数字技术为墨,绘就了一幅西北教育资源共享、公平发展的壮丽画卷,荣获国家级表彰。

一、理念为基,科技筑梁:云校的缘起与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高新一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倾力打造“云校”。凭借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融合高清直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科技,构建起集“名校网络课堂”“名师课堂”“专递课堂”于一体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以教研、教学、评价、活动、管理“五位一体”的模式,打破校际藩篱,让优质教育资源如源头活水,润泽中西部地区的多所县域中学。

“云校”目前已经帮扶陕西、云南、内蒙古、甘肃、西藏等省(自治区)的57所县域中学,服务超过10000名学生和2555名教师,显著提升了县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成绩,在振兴县中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5G赋能,智教焕新:教育教学的创新变革

高新一中与合作单位分工协作,通过5G宏站与室内分布系统的结合,实现了校园网络的全覆盖。凭借6台超融合云计算设备构建了高新一中私有云平台(Private Clouds),保障了平台的高效稳定运行,成功打造六大数字教育场景,将数字技术与基础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直播互动:零时差的知识传递

在5G网络的加持下,高新一中课堂实现超高清实时传送,双师互动无缝衔接。其独特的网络保障机制,确保了直播的稳定流畅,无论是知识讲解、课堂提问,还是小组讨论,远端学生都能零时差参与,仿若置身于高新一中课堂,与高新一中学生同步开启知识探索之旅,共享思维碰撞的火花。

20250424092057980-56-d6769.png

(二)线上教研:精研共进的“智慧熔炉”

借助5G与线上教研平台,教师们跨越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开展深度互动教研。思想的交流、经验的分享、教学方法的切磋,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创新力。

(三)户外直播:灵动鲜活的学习体验

基于5G网络的可移动、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特性打造的户外直播课堂,使得历史遗迹、自然山川皆可成为授课现场。学生们轮流担当主播,分享各自视角下的学习感悟,跨区域的交流互动频繁,共同编织起一张充满活力的学习共同体网络。

(四)实验直播:科学探索的无限延伸

借助5G技术,通过移动的可视化平台,高新一中将有毒、有害的科学实验过程在符合条件、远离教室的场所直播给本校和所有远端学校。这样的方式有效弥补了远端学校在科学教育条件上的不足,实现“一点建设,多点共享”,让科学教育的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绽放创新之花。

(五)集成平台:高效便捷的教育中枢

教师智慧管理系统与学生课后服务学习平台的研发,开启了教育管理与学习的智能化时代。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并进行备课、阅卷、成绩分析等。

(六)课后服务:随时随地可学的成长伙伴

为学生开发的“亿云校”课后服务平台,提供直播、回看、个性化题库等服务,实现学校教育和课后服务的双向联动,降低了家庭的校外培训需求和支出,有效服务“双减”政策。

20250424092058151-4-a5102.png

5G通讯和数字化为高新一中将优质教育资源对外持续、稳定地输出创造了坚实的技术基础,2022年年初,“云校”项目入选工信部、教育部“5G+智慧教育”全国试点名单,2022年9月荣获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智慧教育专题赛全国一等奖。

三、云校担当,成效斐然:迈出教育均衡的坚实步伐

(一)全面育人:县域学子的成长蝶变

高新一中通过“云校”与中西部地区薄弱学校建立了长效合作共育机制,逐步推动教育由“专有”走向“共享”,助力知识由“封闭”走向“开放”,共开展直播互动教学17727节,实现了教育帮扶的降本增效,从各个方面努力推动县域教育振兴。“云校”秉持“五育”并举理念,定制开发的学习平台打破时空限制,为县域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愿景。县域学生通过该平台回看各类课程资源已达4322460次。

德育活动精彩纷呈。高新一中教师通过“云校”线上指导县域学生同步开展“华为杯科技节”“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学生投身在海报设计、科幻创作、学科竞赛等活动中,在多元体验里,创新思维被激活,个人视野得到拓展,综合素养获得提升。

2024年,“云校”首届毕业生高考成绩显著,各合作学校教学质量均有较大提升。其中,陕西省镇巴中学、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一中等学校实现了很大的突破!

(二)师资提升:县域教师的专业飞跃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强国的第一人力资源。自2021年3月开启“云校”帮扶之旅,高新一中开展线上互动教研8919次,上传教学课件14957份,全方位滋养县域教师成长。三年间,以系统资源共享达成县域教育“造血式”提升,251人次县域教师分别获得省部级、地市级和县级奖项,骨干教师辈出,他们将所学所悟融入日常教学,成为推动县域教育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帮扶创新:教育资源的精准输送

“云校”方式让高新一中教师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基层学校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创了一条独特的帮扶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精准、高效输送。2021年,“云校”项目被纳入“陕西省‘十四五’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口援助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

(四)生态重塑:县域教育走向振兴

以周至县唯一的陕西省示范高中周至中学为例,2021年7月以来,随着“云校”资源的注入,帮扶学校的教师能力得以提升,课程资源得以丰富,全方位提振了家长对学校的信心,有效遏制了优质生源的流失。2021年之前,全县中考前100名学生只能留下30名左右,而2021年留下57人,2022年留下74人,2023年留下82人,2024年达到99人,实现了“优秀生源本地本校培养”的目标,降低了学生外出求学的成本、提升了教育质量,增强了家长对县域高中教育的信心,使得教育生态得以重塑。

(五)学段协同:区域教育的协同共进

高新一中将“名校+”经验融入“云校”建设,助力多地构建初高中一体化的培养体系。2021年,铜川市第一中学加入“云校”,2022年至2024年,铜川市第二中学、铜川市第五中学、铜川市王益中学也先后加入“云校”。以“云校”六年一贯制培养体系为纽带,高新一中协助铜川市第一中学构建适合本土的初高中贯通培养方案,解决初高衔接难题。区域内学校以“云校”为纽带,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共同奏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和谐乐章。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高新一中“云校”紧扣时代脉搏,肩负教育强国之使命,持续深耕以“智”助教、以“智”助学、以“智”助评、以“智”助育、以“智”助研、以“智”助管等六大重点应用领域,不断探索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无限可能。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