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秉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全力推进集“产、学、创、赛、服”于一体的钻探实训“金基地”建设,打造实训基地新标杆,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激发创新教育新活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

微信图片_20240523085900

钻探实训基地授课现场

产教融合,共建实训基地新标杆。该校通过深入企业调研,精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划,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共研、基地共建、平台共享等多元化合作方式,共同打造集教学、实训、科研、竞赛、服务于一体的钻探实训基地。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先进的实训设备,还以产业为引领,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创新创业,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竞赛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了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微信图片_20250326092350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交流研讨会现场

德技并修,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校钻井与工程技术专业科根据钻探专业特点,精准匹配企业人才需求,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技术优势,通过与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同规划钻探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蓝图,确保实训内容与实际岗位工作需求高度契合。同时,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全力培养素质过硬、技能突出的现代化新型技能人才。

d:/Users/THTF/Desktop/微信图片_20250326103804.jpg微信图片_20250326103804

学校“王强钻探技术大师工作室”成立

榜样引领,激发创新教育新活力。作为陕西省特色专业,该校钻探技术专业与中核集团联合成立了“王强钻探技术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由全国劳动模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王强同志领衔,定期邀请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走进课堂和实训基地,带来专题讲座和技术指导,不仅拓宽师生的知识视野,更激发创新思维,助力师生将创意转化为可行的实战模型,形成“大国工匠牵头,师生共同参与”的雁阵引领新格局。在2024年陕西省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该校斩获二等奖两项,创新教育成效凸显。

微信图片_20250326091305

学校钻探专业教师张涵受邀担任2024年世校赛专家评委

以赛促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该校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确保实训基地与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全面对接。技能大赛成为师生技能训练的“练兵场”、实习实训的“演武场”和教学成果的“检验场”,通过“人人都参与、专业全覆盖、层层再选拔”的参赛机制,师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该校代表陕西斩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7项,钻探专业教师张涵受邀担任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专家评委,通过参赛与执裁工作的历练,进一步推动了专业建设与实训基地的优化升级。

微信图片_20250326092420

毕业生施工现场钻探作业

多元共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该校不断加强与产业、政府和社会的深度合作,拓宽服务社会的途径。学校与中核集团共同建设的钻探生产实训基地,精准匹配岗位技能,学生服务我国中西部地区核工业地质勘察工作,平均年完钻15口探井,钻机进尺一万余米。此外,该校还定期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技能培训与等级鉴定,提升其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学校深化东西部协作与定点帮扶,为西藏、西南及山区薄弱学校的青年教师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通过“产、学、创、赛、服”五位一体的“金基地”建设,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不断加强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互联互通,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动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未来,学校将以办“少而精”的中职学校为目标,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五金”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技艺精湛的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