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初,渭南市临渭区南塘小学以“与心灵相约 和健康同行”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心理游园会活动,参与学生2000余人次,重点关注和帮助了23名学生,并对4名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下面,笔者结合本次活动介绍一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做法。

按照“全年教育 精准帮助”的要求,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小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适应社会等教育,增强其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校本学期发现5例一年级新生“入学忧虑”心理问题、3例三四年级学生“远离群体”落单现象、4例六年级学生“学业焦虑”心理问题,还有1例五年级学生出现“逃离家庭”心理倾向。于是学校根据班级报告,组织心理健康教师进行重点分析,建立心理健康弱势学生监测台账,通过家校合作,经家长同意制订监测帮扶计划。

学生A,一年级,开学第一周总是哭闹着不进校门,老师耐心劝导后虽然愿意进教室,但是注意力不集中,频繁询问什么时候能回家。学生B,一年级,国庆假后不愿返校,勉强进校门后,却抱着校园的一棵树不撒手了。心理分析:(1)生理上,儿童的前额叶皮质未发育成熟,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容易被负面情绪困扰;(2)心理上,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孩子“安全需要”未得到满足;(3)家庭溺爱导致孩子社会适应力差,不愿意离开舒适区。

学生C,四年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很少参与集体活动,没有玩伴,课间经常独自一人。心理分析:(1)社会自我未形成,自我意识欠缺;(2)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社会适应不良;(3)家庭发生变化,感觉与他人存在“差异”,心理不能调适。

学生D,六年级,情绪不稳定,上课听讲不认真,作业拖延应付,与家长多次发生争吵,扬言要跳楼自杀。心理分析:(1)青春前期心理压力较大;(2)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心态不良;(3)情绪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

学生E,五年级,讨厌和父母交流,逃避回家,多次表示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放学后从同学处借走30余元,在城区游荡,老师家长同学到处寻找,直到晚上快十一点时才被找到。心理分析:(1)青春前期心理骚动,家庭关系紧张;(2)家长对子女教育太过严苛,家庭缺乏和谐、温暖的氛围。

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注重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健康知识,以及注意将内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的指导,学校在今年的心理游园会活动中设置了五个智能模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悦纳自我,扬长避短,进而形成团队力量。

挑战一:英雄之旅·语言智能。挑战者右手抽取OH图卡,自编小故事;左手抽取彩虹卡赋能自己。OH图卡代表着智慧,彩虹卡代表着自我激励。

挑战二:手语挑战·音乐智能。挑战者双手各执一个彩杯,跟随音乐和指令拍打相应的数字和颜色,锻炼和提高学生对环境中非言语声音的敏感度。

挑战三:朋友请听好·人际智能。设置“真心话”“大冒险”及“有默契”三种游戏,要求挑战者和朋友组队完成,培养学生理解他人情感、应对他人需求的能力。

挑战四:人生答案之书·自省智能。挑战者从“生命”“人生”“生活”三个话题做出选择,勇敢分享,培养学生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引导其相互学习。

挑战五:团队合作·运动智能。挑战者组团完成“一圈到底”“你拉我跳”及“细水长流”三个游戏,培养学生运动协调性及团队协作的良好品质。

在游园活动中,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心理健康弱势学生,帮助他们快速融入班集体,进入最佳状态。在挑战二活动中,一年级学生A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开始时频频出错,但在大家的鼓励下,她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终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第三次挑战中她选对了四个颜色和五个数字。在挑战三活动中,平时形单影只的四年级学生C一个人过来了,老师提醒他活动要求和朋友组团完成,C低头默默退出了。本以为他放弃了,但在活动即将结束时,学生C和一名男生手拉着手跑过来了,高兴地喊道:“我找到朋友啦!我可以挑战了!”而交到了朋友才是他最大的胜利。在挑战五活动中,平日不注意语言表达的五年级学生E挑战“你拉我挑”游戏时,由于搭档难以忍受疼痛,导致挑战数次失败,学生E不断指责搭档。在老师的“调整”下,学生E和搭档互换角色,当学生E赤脚踩上指压板后才理解了搭档刚才的表现,于是低头向搭档道歉。

在活动结束后,学校进行了“相约快乐”班级评价,班级组织了“健康心灵”交流会,以使每位学生都能打开心扉畅所欲言,重点帮助和鼓励班级内的心理健康弱势学生,观察他们的变化,带动他们成长。在交流会上,学生C打开了心结:因为家里多了个弟弟,感觉爸爸妈妈不再爱她了。毕业班的学生D倾诉了自己的烦恼:每天被父母逼着做很多卷子,小升初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于是心理老师引导学生运用ABC理论,缓解负面情绪。

学校根据游园会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和活动后教师的评价反馈进行回访,以便下一步的分析研判和干预。学生A的家长感叹道:一次小小的活动,却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孩子回家给我们讲他参加了两项挑战时,脸上洋溢着快乐,表示以后要做“小英雄”,再也不用父母送进校门了。家有二胎的学生C的家长反馈是:自从家里有了弟弟,学生C整天闷闷不乐,甚至出现过偷偷虐待弟弟的行为;但经过这次活动,学生C回家后的笑容多了,也愿意亲近弟弟甚至主动要求照顾弟弟了;家长也对学生C表达了浓浓爱意。学生E回家后写了张纸条向父母诉说自己的感受,表示自己以后会努力学习,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学生E的家长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提出要给孩子减负。

心理游园会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这项工作由“全面教育”到“重点帮助”的重要节点。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还将拓宽思路,使活动形式更加灵活,活动内涵更加丰富。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比较隐蔽,心理健康状况会出现反复,许多心理问题源自家庭元认知,远非一两次学校活动就能改变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关注全体学生,加强专业性的指导,强化正向干预,就一定会让每一位学生看到灿烂阳光,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南塘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