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语

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时代不断演进,中小学生在成长中会面临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024年教育部官网显示,202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调查数据显示,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在对全国24758名中小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达31.3%、17.9%。我们都期望学生能够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首要任务便是让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这既是学校、社会的责任,也是家长的共同心愿!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部署了八项重点工作,为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行动计划》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新时代,陕西省更加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已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纳入省、市、县三级教师培训计划,确保专职教师在3年内至少接受1次省级以上培训,兼职教师至少接受1次市级以上培训。此外,陕西省部分市县教科研机构正积极探索专兼结合的心理教研员配备模式,部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教师成功跻身三级三类骨干体系,正发挥着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方向指引和目标所在,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心灵的成长没有终点, 守护心灵绿洲,护航生命成长,我们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开始,那么这门“课”究竟上得如何呢?提高精准教育水平的成效怎样?紧跟教育高质量发展步伐,我们还需要补齐哪些短板?本期我们聚焦“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特邀心理学专家、名师,校长、教研员、一线教师等共同研讨,内容涉及城乡学校心理健康课开展情况、课程设计理念与创新性参与性、教师具体教法、家长心声多个层面,旨在抛砖引玉,为学校、师生及家长提供一些有益思路和方法参考,让教育抵达心灵,让成长更有力量!

策划:姚思雅  孙永涛  王东平    统筹:李    静  张    英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