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文化多样性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元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双重乐感理念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为高校传统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探讨双重乐感理念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双重乐感理念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以及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双重乐感理念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同时总结双重乐感理念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双重乐感  高校  传统音乐教学  应用

课题: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沉浸式”教学理念在艺术职业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探索》(课题编号:2024SZX720)。


引  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元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双重乐感理念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为高校传统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双重乐感理念概述

1.双重乐感理念的定义

双重乐感理念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它认为音乐具有双重属性,即本土性和全球性。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要注重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通过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推动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2.双重乐感理念的发展历程

双重乐感理念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音乐领域的交融问题。他们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双重乐感能力。这种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传统和正统的音乐教育,还要关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和感知能力。双重乐感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音乐教育的一种挑战和反思,也是对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回应。这种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双重乐感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双重乐感理念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教育领域。许多教育机构开始将双重乐感教学纳入课程设置中,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双重乐感理念的核心思想

双重乐感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它认为音乐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要注重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通过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推动音乐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双重乐感理念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双重乐感理念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强调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它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

双重乐感理念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1.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双重乐感理念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设计,教师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和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和知识。此外,双重乐感理念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的反馈和评估。

2.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双重乐感理念在音乐教学中强调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通过对比和融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元素和风格,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种理念的实施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双重乐感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对比和融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元素和风格,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作品。此外,双重乐感理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通过学习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双重乐感理念不仅注重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创新和实践能力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双重乐感理念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现代音乐作品和新兴音乐形式,双重乐感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现代音乐作品和新兴音乐形式往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音乐。同时,双重乐感理念还注重引导学生参与音乐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通过参与音乐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拥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更容易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4.推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双重乐感理念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推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为高校传统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这种改革与发展有助于提高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内容往往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音乐流派或风格的教学上。这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无法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领域和风格。同时,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也难以满足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方法陈旧

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灌输式教学、机械训练等。这些方法往往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些传统方法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首先,灌输式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灌输式教学也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其次,机械训练是一种以重复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但缺乏创新性。学生只是机械地重复相同的动作或曲目,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些传统方法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传统教学也缺乏实践环节,学生无法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因此,这些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该采用更加创新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缺乏多元文化意识

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他们往往过于强调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将大部分教学资源和时间投入对本土音乐的深入研究和传承上。这种教学方式确实有助于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但其狭隘的视野也限制了学生对音乐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历史背景孕育出了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和艺术形式,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然而,由于缺乏多元文化意识,很多教师没有将这些宝贵的音乐资源引入课堂,导致学生错过了接触和理解这些音乐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的另一个问题是,它难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个人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学习和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提高自己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然而,缺乏多元文化意识的教学方式没有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这不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因此,高校传统音乐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接触和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让他们领略到音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同时,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音乐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简单和片面,主要注重学生的技能水平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种评价体系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进步,也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这种评价体系也缺乏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和反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校传统音乐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多元文化意识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双重乐感理念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设计

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双重乐感理念的应用为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首先,本土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是教学内容多元化设计的重要方面。通过引入世界各地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和特点,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多元文化意识。这有助于打破传统音乐教学中对本土音乐的单一认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其次,不同音乐流派的交融也是教学内容多元化设计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和融合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流派的音乐特点和风格,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有助于打破传统音乐教学中对单一流派的过分强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最后,注重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也是教学内容多元化设计的重要方面。通过引入现代音乐作品和新兴音乐形式,学生可以了解到音乐的创新和发展趋势,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有助于打破传统音乐教学中对传统作品的过分依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音乐作品和新兴音乐形式。综上所述,双重乐感理念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本土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不同音乐流派的交融以及注重音乐的创新与发展等多元化设计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双重乐感理念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这一理念强调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全面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双重乐感理念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强化文化背景教学:注重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进行介绍和解析,需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特点、表达方式等,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2)引入多元音乐元素:引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感知能力。(3)注重实践体验:双重乐感理念强调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组织音乐活动、演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音乐技能和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4)跨学科交叉学习: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学习,如开展文学、历史、哲学等等,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深入了解音乐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双重乐感理念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全面感知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够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双重乐感音乐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是贵州省部分高等院校音乐院系在音乐教育领域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具有双重乐感的人才,即能够理解和欣赏本土民族音乐,同时也能够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和文化的音乐。以凯里学院为例,学校在音乐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本土苗族、侗族等民族学生的母语音乐“乐感”的保留。学校认为,母语音乐是本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和文化的音乐的基石。因此,学校不仅保留了学生的母语音乐“乐感”,还通过多元音乐内容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的音乐。这些课程包括贵州省其他民族音乐、西方音乐、世界音乐等多元音乐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的音乐,从而形成感知其他民族音乐的能力。这种实践教学为学生今后从事音乐教育或音乐实践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课程设置之外,凯里学院还注重实践教学。他们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和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音乐技能。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当地中小学或社区进行音乐教育或演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双重乐感音乐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不仅有助于培养具有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音乐人才,还有助于推动本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希望这种实践教学能够在更多的高校得到推广和应用,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实践

双重乐感理念在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实践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

(1)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音乐节、文化交流活动等,让学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2)进行音乐工作坊与演出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工作坊和演出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热爱和认同。(3)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推动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4.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建立

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建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重乐感理念在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建立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1)进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设计: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进步。(2)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反馈:通过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3)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与提升:通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和反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结  语

双重乐感理念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还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因此,应该加强对双重乐感理念的研究和应用,为高校传统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费丽花.乐感培养,提升音乐教学组织品质[J].小学教学参考,2021(24):34-35.

[2]陈超.双重乐感理论应用于中国钢琴音乐演奏实践的当代审思[J].乐器,2023(5):54-57.

[3]任笑.双重音乐能力与世界音乐教育探究[J].当代音乐,2022(3):50-53.

(蒋黎帆: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