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一文中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凭借其强大的渗透性、扩散性和带动性深度融入经济发展各领域,为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全方位支撑体系。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适配的新型生产关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力量,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释放新潜能、激发新活力。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新型举国体制是以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为根本目标,通过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集中协调配置资源、有效发挥资源效益。新型举国体制能够通过国家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增强科技创新的统筹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一文指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前,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存在,覆盖全产业链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转化为重大科技任务的机制尚不健全。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一要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将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根据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明确各自分工与定位,加强其与重大战略任务、战略科技人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基地平台的一体化布局,共同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要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围绕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加快产出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三要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明确政府、市场、社会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职能定位,为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协同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中,科技创新承担着“源头活水”的突破功能,是产业创新的先决条件和动力基础;产业创新发挥着“转化桥梁”的承载作用,是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二者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以先导性、战略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还能够瞄准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催生针对性的科技创新,共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从融合基础、融合关键、融合途径三个维度协同发力。现阶段我国仍存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等基础能力相对欠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未被充分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因此,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是在融合基础方面要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突出基础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未来方向,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具体来看,数字经济领域是当前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软件、核心芯片、核心元器件等基础性和关键共性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力争突破相关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强化产业创新源头供给,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二是在融合关键方面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推动科技领军企业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在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组建创新联合体增强大中小企业间的协同。三是在融合途径方面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设国家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和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催生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尤其在数字技术领域,要优化数字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加强数字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数字领域科技成果“边研发、边转化”,提升数字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构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紧要任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仅能够破除制约创新活力的体制性障碍,打通束缚科技创新的机制性梗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增强各类主体创新动力,还能够构建跨领域的协同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引导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向更具潜力和活力的领域流动,形成创新合力,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当前,我国传统科技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系统观念欠缺、统筹协调能力不足、体制僵化等问题。因此,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一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加强对科技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政策指导的前提下,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落实改革任务,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要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加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创新合作平台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汇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资源与优势,促使科技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三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改革。应当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作为对相关单位及人员评价、科研资金支持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并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突出的相关单位及人员加大科研资金支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