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绥德县明德小学语文组举办“AI与教育交融 智能为教学赋能”专题培训活动。

20250418103315999-62-d0e49.jpg_scale.jpg

培训中,参训教师系统学习了AI工具在备课、授课及课后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备课环节,借助“DeepSeek+ kimi”协同平台,输入课文主题即可一键生成结构化教案与PPT课件框架。以《赵州桥》一课为例,平台自动整合建筑历史、文化背景等跨学科资源,并嵌入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使备课效率提升60%以上。课堂互动方面,“随机点名网页”与希沃白板联动功能成为亮点,教师可自定义古诗主题动画界面,结合课文内容投屏抽选学生参与互动问答,有效调动课堂积极性。

在多媒体资源创作环节,参训教师尝试利用“DeepSeek+即梦”平台生成教学素材。以《山居秋暝》为例,输入“空山新雨”“竹喧归浣”等关键词,AI自动生成水墨风格插画并同步嵌入课件;借助“海绵音乐”工具,为《荷花》课文定制朗诵配乐,3分钟内完成情感化音效创作。此外,AI短视频工具的应用让抽象文本可视化,如为《哪吒闹海》设计动态分镜,迅速生成神话场景微课片段,助力学生直观理解文本意境。教学数据管理方面,课堂互动记录实时同步至希沃云端,教师可通过图表分析学生参与度,优化教学策略;课后还可将AI生成的插图、音频分类上传平台,实现跨班级资源共享,构建“备课—授课—复习”全流程资源整合闭环。

20250418103449017-98-bafc6.jpg

本次培训是学校推进“AI+学科融合”的重要实践,强调技术应用需始终以学科本质为核心,通过古诗鉴赏、阅读拓展等场景深化学生语文素养。未来,学校将建立AI教学案例库,定期开展分层培训,推动智能技术从辅助工具向教学创新引擎转型。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