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各中小学校坚持健康第一、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抓好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体育强身健体、益智育心功能,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一是固本强基,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全县各中小学严格落实体育课程标准,全面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每班开设5节体育课,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3节体育课,开课率达到100%。体育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创新,不断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综合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技能体质双培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并按照体育艺术目标要求,帮助每名学生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树立健康观和健身意识,锤炼学生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是突出特色,丰富阳光体育活动。各中小学认真开展“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的阳光体育活动,学生体育活动率达100%。积极创新发展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拓展、教学与比赛相结合的学校体育活动模式,结合“双减”政策和课后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训练、社团、竞赛活动,广泛推广普及青少年田径、球类运动等项目,培育特色,丰富内涵。县教体局和各校园每年定期举办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比赛活动,以赛促训,持续推动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整体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是以体促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各中小学秉持“以体促智,健体强身”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完善体质健康监测机制,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落实五育并举,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有效载体,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环节。今后,县教体局将指导各中小学进一步更新理念,强化机制,努力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持续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