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教体局紧紧围绕教育强县工作目标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布局结构,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奋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五育并举融合,全面发展学校素质教育。一是学校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聚焦核心素养,创新德育工作方法,逐步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德育水平。二是着力提高智育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三是开齐开足体育课,坚持体教融合,强化体育锻炼,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价办法,加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四是开好美育课程,拓宽美育课程领域,强化美育教学与实践,提升师生美育素养。开齐劳动教育课程,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家务劳动、劳动生产、环境清洁等劳动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推进“双减”“五项管理”政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聚焦学生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坚持“基础+拓展”分层布置作业原则和“凡布置,必批改”要求,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统筹把控作业总量,强化作业指导检查,确保减负提质增效。二是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各校加强学生电子产品入校管理,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电话手表、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并妥善解决学生通话需求。四是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规定,严禁学校和个人组织学生购买征订规定以外的图书和教辅资料,进一步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规范课后服务,有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根据“一校一案”原则,各义务教育学校应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各学校应充分发挥课后服务独特的育人功能,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展课后服务形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同时,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社团组织应达到多元化,实现学校和有需求学生全覆盖。

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各学校制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及行事历,细化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围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童心向党”“开学第一课”“阳光成长”等主题教育,广泛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红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结合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