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大会召开
作者:赵军
发布时间:2025-04-17 18:33:48 来源:西安新闻网
4月12日上午,陕西省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大会在止园饭店召开,来自省内外的近200位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旨在部署2025年度工作安排,规划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分享家庭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为新入会的成员及单位颁发聘书及牌匾。
大会主席杨辽致大会欢迎辞,他指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家庭教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家事”,而是纳入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2025年1月,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这为我省的家庭教育法治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双减”政策深化落地的背景下,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时代命题的今天,如何高质量发展家庭教育事业,如何在科技浪潮与社会变迁中守护孩子的心灵、筑牢家庭的教育根基,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也是本次大会的核心使命。
大会秘书长刘冠琦介绍了会议的筹备情况及年度工作安排,他围绕着今年工作的十大要点,对参会人员作了详细的解读,他希望所有成员锚定目标,凝心聚力,团结一致,为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主办方邀请陕西省妇联家儿部副部长吕悦宁为大会宣讲妇联在家庭教育方面最新的工作情况及动态。著名学者石英为大会作了《人工智能与家庭教育》的学术报告,对当下社会及家长关心的焦点问题作了鞭辟入里的解读,石英指出,未来要让孩子保持好奇心,形成问题意识。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用ChatGPT会发现其“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特点,启示我们学会“提出好问题”是提升AI素养的重要方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常亚慧、博士生万晓霞为大会作了《哪吒神话视阈下的家庭关系重构》的学术报告,该报告聚焦热点电影,围绕家庭关系、家庭伦理、家庭发展的实践形态等多个方面,解读电影哪吒的共生创生象征“结构可塑性”,家庭通过技术赋能与情感投入实现伦理自觉。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李巾作了《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政策解读,说明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通过介绍法案的形成逻辑及出台背景,国家法案和陕西实施办法的对比和分析,让与会人员清楚了解法案实施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
大会选举产生了常务委员人选,增补贾玲、薛翰铭、陈连锋、吴海峰为副主任,进一步完善了家教委员会的组织架构。
常务委员代表张倩作了表态发言,她围绕以爱为本是家庭教育的根基、青少年心理学是理解孩子的钥匙、家校协同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持续提升素养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来自上海国际学校的常务委员代表李紫君,向大家分享了她在上海做家庭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新当选的副主任代表陈连锋、吴海峰校长,分别结合自身的工作情况,对学校的家庭教育实践作了表态发言,他们希望利用自身的优势,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
单位代表陕西电子信息教育投资集团、西北大学海外留学中心、陕西诚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向与会人员作了单位情况介绍。
本次会议根据社会各界的需求,成立了法律宣讲团,大会主席杨辽为宣讲团团长刘云江、副团长高瑾授旗,并为宣讲团成员颁发了聘书。刘云江表示,宣讲团未来将走进全省企事业单位、村镇、社区,把家庭教育法律法规送进千家万户。
会议最后,陕西省社会学会会长牛昉进行大会总结,他代表学会感谢参会人员对家庭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他认为本次大会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有机整合。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更大范围推出更高层次的研究成果,创新实践形式,共同推进我省家庭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