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教体局:“三抓三促”构建劳动特色课程体系
发布时间:2025-04-14 10:44:07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近年来,潼关县各学校充分发挥校园优势,积极探索“三抓三促”工作思路,着力抓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和劳动美德,提升学生劳动综合素养。
以课程设置为抓手,力促形成劳动特色课程。各学校坚持把课程设置作为首要任务,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实际,构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同时探索富有特色的“非遗传承”课程和田园农耕课程,进一步注重课程规范。聚焦课程体系,规范各年级、各层次课程开展,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见实效。
以协同育人为抓手,力促凝聚合力共育局面。一是建立共育体系。围绕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积极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劳动教育场域建设,搭建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平台,并依托平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帮助学生成长为学校小助手、家庭小帮手、社会小能手。二是开展家庭劳动。分年级明确家务劳动要求,要求家长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传承优良家风。督促学生有始有终地劳动,形成良好的家务劳动指导和评价体系。三是推进社会劳动。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以“学雷锋”“植树节”等主题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如,组织学生参加植树,定期到河边拾捡垃圾,维护公共环境,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观念。
以教学评估为抓手,力促建立公正评价体系。一是开展学生劳动评价。组织开展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活动等,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将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使劳动教育评价更加全面。二是开展课程实施评价。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标准、机制和程序,采取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参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劳动课程评价,适时调整课程,适应时代发展。三是强化目标考核评价。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对学校及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督促学校开齐课程、配备师资、建好基地等,健全完善劳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