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教体局“四举措”提升青少年普法教育实效
发布时间:2025-04-11 16:20:50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近年来,潼关县各学校在抓好责任制、法治大讲堂、联动聚合力、发挥组织力四个方面狠下功夫,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不断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是抓好责任机制,画好同心圆。学校将青少年学生普法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纳入普法强基补短板重点工作,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自上而下地贯彻落实青少年学生普法工作的落实。县教体局通过制定下发青少年学生法治宣传工作方案,各学校充分发挥好法治副校长的职能作用,将法治课进学校、进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进校园专题活动,坚持在“防”上下功夫。结合校园周边真实发生的案件“以案释法”,为同学们讲解如何用合法的手段保护自己,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周边的不法侵害,为青少年学生保驾护航。
二是紧盯开学季,法治讲堂大家讲。学校利用好开学季契机,通过组织各类普法宣传、普法讲座、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等活动,让法治意识根植于校园,让未成年人在关键时间节点把准人生方向,系好青少年的第一颗“法治纽扣”。各学校开展“未你而来 法伴成长”校园安全风险防范与“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专题讲座。
三是联动聚合力,护航青少年学生。从细微处着眼,精准规划普法课程,精细设计普法环节,精心安排普法内容,学校针对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学生群体、重点学校等,联合检察院、公安局、派出所等相关职能单位开展“法律进校园”系列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法律进校园”系列活动。
四是发挥组织力,夯实法治教育根基。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同学们上好开学的第一堂法治课。同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从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进行讲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以案释法,并以互动问答的方式,引导大家就案件中的违法行为、不良后果进行讨论、分析,帮助大家提高对校园欺凌等恶性事件的分辨、应对能力,让“法治之花”绽放校园,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