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推行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减少不平等均是联合国要在2030年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清洁能源对于家庭收入与不平等的影响机制,有助于理解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实现共同富裕的能源使用路径,协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李聪教授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科学院及斯坦福大学合作者针对能源转型的收入分配效应开展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推广清洁能源对于改善收入分配具有巨大潜力,有助于促进家庭收入增长和减少不平等。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使用清洁能源带来的增收效应更大。使用清洁能源可以降低肺病发病率,减少患慢性疾病的人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节约家庭医疗费用开支。此外,使用清洁能源还可以节省燃料收集时间和烹饪时间,从而降低家务时长和增加劳动供给。该研究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将能源—贫困—不平等的耦合关系纳入决策,协调推进多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加快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和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启示。

上述研究成果以“能源—贫困—不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大规模中国家庭的分析与预测”(Energy-poverty-inequality SDGs: A large-scale household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in China)为题,于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西安交通大学李聪教授及博士生李明来为共同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