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陕西省特级教师及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促进全区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3月28日,铜川市王益区教育发展中心在黄堡镇逸夫小学举办了小学数学“践行生本理念 落实核心素养”名师送教活动。本次活动由陈娟妮小学数学工作坊承办,活动邀请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第五批名师培养对象杨红艳,陕西省第九批学带培养对象张再再、刘持平执教了示范课,作了专题讲座。

20250409090847740-99-575ef.png

工作坊主持人陈娟妮执教了《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整节课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从线到面再到体,感受到了数字的神奇作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工作坊核心成员李秋芳执教了《优化》一课,通过解决沏茶和烙饼问题,引导学生亲历优化策略的生成,构建数学模型。以“问题链”贯穿始终,拓展思维进阶路径,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王国里找到成长支点。工作坊核心成员冯舒执教了《找规律》一课,在"数一数"的直观操作与"算一算"的思维进阶中激活学生的前备经验,依托点子图,通过"圈一圈"使学生在数形转换中深度建构整十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体会乘法运算的一致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陕西省第九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刘持平执教了《街心广场》一课,刘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中探索小数乘法的多种算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算理,并从一致性的视角理解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掌握知识内核,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的落地生根。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第五批教学名师培养对象杨红艳执教了《确定位置(一)》一课,以学生已有的确定方向的认知基础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一次一次的头脑风暴中形成用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位置的能力,从模糊的区域到唯一的点,学生在知识技能扎实落地的同时,核心素养也实现了持续进阶。

专题讲座中,工作坊主持人陈娟妮作了《以生为本 “育”见未来》的交流分享,她从教学主张的提炼和实践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提炼教学主张的心路历程,解读了教学主张的内涵意蕴和实施要点,并通过典型课例说明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践行,理论与实践并重,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反观自己教学的视角和方法。杨红艳老师作了《深研数学课堂 落实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杨老师从理念引领和案例分析两个维度出发,将自己对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向与会教师做了分享,引发了老师们长久的思考和深深的共鸣,特别是研备公开课的过程分享,让老师们看到了一节好课诞生的艰辛不易,也为每一个精妙用心的设计而赞叹不已。整个讲座干货满满,深入浅出,为一线教师基于核心素养深研数学课堂提供了有益范本和可借鉴的模板。张再再老师作了《走向核心素养 重塑数学课堂》的专题讲座。她从《数学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出发,分析了课程理念,指出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重点是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解析了结构化教学的内涵、价值、设计路径及要点,最后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为例,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一线教师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是践行新的课程标准,推进“益课堂”向纵深发展的积极实践,也是落实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走出去 请进来”双向发力的有效探索,下一步,区教育发展中心将继续立足实际,用好资源,助推王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