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千人跑操、“《弟子规》+武术操”表演等气势恢宏;小课间跳绳、踢毽子、打篮球等传统项目与体能闯关创意活动交织……3月28日,绥德县明德小学、实验中学等8所中小学校的课间活动时间,学生们活力满满,校园里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课间活动丰富而有趣。以前我篮球打得一般,现在跟体育老师学了不少专业技巧,传球、投篮都有模有样,还能给小伙伴当教练呢!”绥德县明德小学学生刘紫萱高兴地说。

绥德县立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一体化课程体系,注重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和田径运动的普及,将田径、篮球、排球等作为基础项目,体操、游泳、举重等传统项目以及武术、跳绳等特色项目融入学生课间活动与体育课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活动。

“各学校以趣味性和创新性为核心,开设多样化的体育社团,部分学校还组建了陕北秧歌、鼓乐队等社团。他们将陕北民歌、说书、秧歌等非遗元素融为一体,让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文化。”绥德县教育副总督学、教育和体育局办公室主任刘永升说。

为推进中小学更好地落实课间时长“早操20分+大课间30分+小课间15分”行动,绥德县打造“校队示范+全员跟练”模式,即课间前5分钟校队成员示范热身,中间8分钟分区域进行特色项目微练习,最后2分钟统一练习放松操,深受广大学生与家长的好评。

此外,绥德县还将小课间、大课间、体育社团和体育校队有机融合,确保学生每天体育综合锻炼时间不少于2小时,构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典范”体育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