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各中小学积极探索党建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努力提高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思政”教育工作新模式。

一是根植红色血脉,推动党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各学校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好党史这本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统筹课内课外,贯通线上线下。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理论学习、“重走革命路线”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旨在全方位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增强他们的爱党爱国情怀。

二是创新德育载体,构建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机制。近年来,各中小学党支部通过打造“党耀金城 红烛争先”党建品牌,强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校协同配合”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打造“一体化”育人共同体。学校深度挖掘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初步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三是站稳学科阵地,团队研学共进打造思政精品课程。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除学科教学任务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担负起育人使命,各学校积极构建多样化的思政活动体验型课堂,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入脑入心的育人效果。学校搭建多种教研活动平台,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开展教学研究,针对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但又敏感、叛逆的初中学生,集体备课中强调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情景式、体验式、案例式、探究式、专题式等方式进行,以活动体验实现全景育人。

下一步,潼关县各中小学将继续守好党建工作主阵地,深耕立德树人责任田,将党建工作与思政育人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瞄准党建工作在学风建设、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等具体工作的切入点,形成党建矩阵,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