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赋能教育、推行“位值评价”研究
西安市构建全链条数字教育生态启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3-31 20:42:32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记者 张晨悦) 3月31日,西安市教育学会、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DeepSeek赋能教育、推行“位值评价”研究探索以及人工智能编程公益科普活动启动会,旨在贯彻国家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部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围绕西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要求,以学术研究引领创新发展,构建“教育管理者引领—教师赋能—学生实践”的全链条数字教育生态,助力市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本次公益活动为期一个月,将在西安市域分三部分开展:一是推行“位值评价”构建质量驱动的教育发展新常态探索;二是深入各区县开展Deepseek赋能教育公益科普活动;三是开展2025年西安市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针对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校长、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设计了差异化目标与实施路径,同时构建“市级统筹、区县联动、校际协作、科研技术单位加持”的立体化实施网络,并依托DeepSeek平台建立学习行为数据库,采用以生态化、差异性、进位态为核心的“位值评价”体系,通过数据驱动引领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
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田征表示,学会将聚焦农村学校和城乡相对薄弱学校的发展,搭建西安“源动力自驱合作体”平台,集聚全市优质教育学校的名校长、名教师、科研院校和市区县教研人员的学术资源,多线性赋能,助力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他在报告中深入分析了区县教育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强调要以评价引领发展,解决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模型。他提倡“知源·自强”的发展理念,构建“位值评价”模型,以过程性评价检测的质量形成位次的进位变化,激发人的能动;用生态化、差异性、人文化、自主性、个性化、自变性为特征的位值评价新模型,激发质量意识,增强发展能量;通过“让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的活性管理,化解学习工作的“内卷”状态;推行变“分数”为“位次”、变“位次”为“位值”,以“进位变化值”审论发展的评价改革探索教学新实践。
随后,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刘佳怡在《人工智能——Deepseek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培训》的主题报告中结合典型案例,深入解析了AI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为个性化学习与课堂增效提供了全新的操作思路和方法。
西安市新城区语文学科教研员刘婷听完报告后深受启发。她说:“这次活动内容丰富且实用,尤其是‘位值评价’理念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我们今后的教研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我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带回去和我们教研员共同探索实践,努力推动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