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记者 唐李佩)3月29日,由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承办的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新高考课堂展示与研讨活动在西安高新一中举行。全省各地的高中地理教师代表及市县级教科研机构地理教研员4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地理教学改革路径。

DSC07714

开幕式由陕西省教科院高中与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薛翰铭主持。

DSC07833

西安高新一中副校长张清彦在致辞中,对各位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此次活动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DSC07760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现场上课、专家点评和专家报告三大环节”,陕西省教科院地理教研员贺辉详细说明了本次活动的具体安排,让参会者对后续议程有了清晰的了解。

DSC07845

新课程、新高考对地理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陕西省教科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吴积军在讲话中向大家提四点期望,即:做改革的先行者,

做学生的引路人,做专业的追求者,做合作的践行者。希望大家携手共同探索陕西省高中地理新课程新高考改革的方向和育人路径,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和地理素养的新时代人才而努力奋斗。

DSC07862

DSC07931

课堂展示环节,精彩纷呈的5节展示课令人瞩目,既有同课异构,又有新高考地理实验课程案例探究,是高中地理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探索,为大家呈现了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DSC08039

在《地貌——河流地貌》的课堂上,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的张茜老师通过野外考察视频带领学生云游商洛金丝峡,通过串联四个站点“大峡谷-曹家湾-寺湾-武关河口”,引领学生认识“V形谷-冲积扇-河曲-三角洲”等典型河流地貌,设计精巧,重点突出,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DSC08134

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陕西省西安中学邢莹莹老师在《地貌——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展示课上,引领学生从海洋化石入境,开启秦岭前世今生的探究。

DSC08193

DSC08313

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省优秀教学能手、西安高新一中党平老师带来《新高考地理实验课程案例探究》的展示课。他从精彩的校园足球赛开课,引领学生从球衣上的汗渍迁移到土地上的盐碱,探究盐碱从何而来以及如何有效治理。

DSC08529

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榆林市榆林十中地理教研组长王苗老师在《农业区位因素》展示课上,以米脂小米产业贯穿整节课堂,聚焦陕北黄土高原的区域地形,温带大陆性气候,富硒的土壤等自然条件,精选相关新闻链接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DSC08599

在《农业区位因素》的同课异构的课堂上,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汉中市汉台第二中学谭茹老师以桂林桂花产业为例,结合桂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喀斯特地貌等自然条件,引导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将思维可视化,构建区域特征认知。

本次活动还特别安排了省学科带头人和省教学能手的4节同主题课堂教学设计,在线上平台展示,供全省高中地理教师线上交流学习。分别是:宝鸡市石油中学李巧丽老师的《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西安市远东二中祁敏老师的《农业区位因素》,安康中学高新分校赵桑梨老师的《地貌——河流地貌的发育》,陕西省丹凤中学王志红老师的《农业区位因素——以丹凤天麻生产为例》。

DSC08412

DSC08623

DSC08739

活动中,陕西省教科院地理教研员贺辉,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高新一中地理教研组长李强,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省教学能手、榆林市第三中学杜了了分别从基于“三新”理念的地理课堂评价、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评价等不同角度,对展示课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教师们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方向。

DSC08460

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陕西延安中学张均平老师带来了《从新课程到新高考:地理教师的素养升级与实践转型》的报告,从宏观角度解读新课程、新高考对地理教师素养的新要求,以及老师如何从传统教学向素养导向下教学的实践转型。

DSC08767

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陕西省首批优秀教学能手、咸阳市育才田家炳中学张万斌老师作《素养导向 “题”炼思维 深度突破——谈二轮复习策略》的报告,从微观角度分享如何以素养为导向,帮助学生深度突破知识的难点、重点,提升思维能力,为高考冲刺做好准备。

DSC08311

DSC08418

DSC08328

DSC08327

参会教师表示,此次活动为全省地理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破解难题的平台,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展示,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和交流。他们将把所学所思带回学校,传递给更多的教育同仁,为推动全省高中地理新课程、新高考改革的深入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