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教体局将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点、着力点,积极探索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新格局,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是突出学校主导,构建普及家教知识主渠道。为充分发挥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主导地位,县教体局制定了规范家长学校办学行为管理办法,将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细则,促进家长学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坚持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个时段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成才观,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密切关注孩子情绪和心理变化,掌握科学的交流方法,有效开展亲子沟通,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二是突出家长参与,夯实家校共育主阵地作用。各中小学在对学生家长加强家庭教育培训的同时,注重挖掘、发挥家长职业特长,通过开设“父母大讲堂”等形式,邀请交警、医务人员等不同职业的家长代表走进课堂开展知识讲座,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进一步畅通家校共育渠道,学校建立教师分包一名学生的育人关爱机制,通过线上沟通、线下家访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成员、教育、监护等情况,引导家长时刻关心学生思想、情绪、生活状况。在协同育人中,充分保障家长的参与权,让家庭和学校都“不缺位、不错位”。

三是突出社会联动,打造社会共育生力军团队。县教体局认真落实教育与公检法部门联动机制,持续开展好“法治进校园”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加强与县团委等部门的合作,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以“杜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心理讲座。每日组织值日教师、家长志愿者、公安等部门参与的“护学岗”。

下一步,潼关县教体局将积极探索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持续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推动学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作用,健全家校社共育的工作体系和机制,不断优化适合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和学习生活环境,提升家校社共育水平。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