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阳市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树牢“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深入推进“三全”心育,全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统筹建构,推进“全员参与”。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将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纳入教育改革发展整体规划和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整体谋划“一体推进”。教育部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中小学德育重点内容,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长负责制”“全员育人制”以及家校师“三线”联动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加强体系构建,完善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和干预体系,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控制、早转介”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灵活多样心理疏导途径,提供基础性心理服务、预防保健、社会支持和临床诊疗,尽力解决学生心理障碍。

五育融合,落实“全域覆盖”。该市结合“双减”,着力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各方式,开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为教育内容,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孝义文化进校园”“勤俭戒奢.安康少年在行动”等活动为载体,以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育人为实施途径,落实“以德育心”;以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为推进,以“三个课堂”建设为载体,把教学目标从知识核心转向学生素养核心,将教学关注点从成绩评价转移到立德树人方面,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和精神境界,落实“以智慧心”;以“体育课程+日常锻炼+体育比赛”为模式,建立平时课程、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体育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强健体魄、锻炼意志、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落实“以体强心”;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开展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美育实践活动,教会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引导学生陶冶情操、舒缓心情、表达心声,落实“以美润心”;通过搭建多元平台,以“日常生活劳动+校内外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劳动”形式,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和社会实践评价制度,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落实“以劳健心”。    

持之以恒,实施“全时推动”。课程建设全时跟进,落实国家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点设置教学目标,以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戏剧、专题讲座等多形式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规定动作全时推动,学期开学按照初级筛查--重点筛查--家长会谈--长期跟踪四步做好心理筛查,“一生一档”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落实教育关爱帮扶责任人,强化关爱帮扶。特色工作全时连贯,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访作用,开展团体辅导和亲子活动,营造家校协同心育良好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研学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浸润心灵。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