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阳镇乔子玄小学是一所山区完全小学,位于韩城市西南部山区,距离城区约30余公里,承担着周边10余个村群众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任务。2024年,韩城市教体局为学校建起了“同步课堂”教室,利用“陕西教育扶智平台”,该校与位于市区的新城第八小学开展结对帮扶,学生通过“同步课堂”和新城第八小学的学生同上一节课。从新城第八小学了解,仅2024年下半年,该校共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道法、音乐等6个科目的线上教学,为乔子玄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做了实实在在的事,赢得了家长的好评

乔子玄学校同新城第八小学的线上帮扶只是“十四五”以来韩城市电化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十四五”以来,全市电化教育工作积极融入教育数字化转型新形势,围绕中心重点抓,立足本职抓重点,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全市教体事业高质量的实践中,发生新变化,取得新成绩,展现新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市电化教育领域获得省级及以上集体荣誉12项,2023年,获得省级及以上集体荣誉13项。市教育体育局、市电化教育中心先后荣获“2023年陕西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陕西省电化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陕西省教育装备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2024年,省上对全市人工智能教育和“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用力推,人工智能持续出彩

“陕西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是我省检验、展示学生信息素养的官方赛事。近几年,全市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导全市各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因地制宜组建编程和机器人等社团,积极组队参加相关赛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金城区陈家巷小学、桢州学校、新城第六小学等连年在省级赛事中勇夺一等奖,市教体局、市电化教育中心先后获得世界机器人大赛和陕西省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

陈家巷小学位于金城区,近几年,学校科学审视办学规模小、学生人数少的形势,因地制宜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了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浓厚氛围,得到了大家特别是家长的好评。2021年以来,该校创造了市级比赛“三连冠”和省级两个一等奖的出彩成绩,成为全市学校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典型案例。

微信图片_20250317163724

用心抓,科教育人可圈可点

近几年,韩城市桢州学校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办学体系。该校实验教学和STEAM教育深入细致、尤为出彩。从该校家委会了解到,学校非常注重通过实验教学挖掘、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中形成了“热爱科学、报效祖国”的浓厚氛围。

桢州学校开齐开好实验教学课程、大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做法只是全市近几年科教育人工作的一个案例。

2023年以来,市教体局因地制宜贯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组织、指导全市各中小学开足开齐科学、物理、通用技术等相关课程,在上好实验课的基础上,办好特色载体活动,通过激发兴趣、涵养学识和提高素养,在广大学生中涵养投身科学、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

近几年,由市电化教育中心负责,举办了全市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示范交流、操作竞赛、培训探讨和中小学生实验操作竞赛等活动,在学生中营造了从小爱科学、长大报祖国的浓厚氛围。

微信图片_20250317164937

特色亮,主题阅读绘声绘色

3月12日,韩城市著名文化学者贾雪琴老师来到新城区第六小学,参加该校“我在六小讲《史记》”第十五期活动,为师生们讲述《史记》故事,解读《史记》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等,赢得了师生们的爱戴与欢迎。

近几年,市教体局围绕“传承《史记》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在各学校和幼儿园广泛开展“我在韩城讲史记”和“读经典 讲史记 颂祖国 赞家乡”主题阅读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参与、热烈响应,在教体系统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随着全市《史记》文化推广的持续、深入,“我在韩城讲《史记》”校园系列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们的青睐,正在成为韩城市中小学生主题阅读活动的特色、品牌。

微信图片_20250317163739

资源优,好课万千师生一同享

2021年以来,市教体局坚持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和驱动,巧借“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大力推进“三个课堂”的建设、应用,在网络和平台的支持下,实现了不同学校学生同上一节课,形成了“省内名校(园)+韩城学校(幼儿园)”“韩城优质学校(幼儿园)+薄弱学校(幼儿园)1+1”“韩城优质学校(幼儿园)+薄弱学校(幼儿园)1+N”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2024年,市电化教育中心牵头举办“全市骨干教师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示范交流课”,省级教学能手高娜、苏锐荣等在线上授课,教师、学生和家长等通过直播听课、答疑,让“好课万千学生一同享”成为现实。

“去年,我们学校九年级师生在线上聆听了两名省级教学能手的公开示范课,理念新颖、教法优异、画质流畅,大家都表示学有启发、有收获。师生们真切地分享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改革红利,大家期望这样的活动经常举办”龙门镇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胜宏说到。

从市电化教育中心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20余学校、幼儿园通过“同步课堂”开展线上教学、教研,仅2024年,就累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300余节次,28节课程被评为“陕西教育扶智平台”优秀示范课程

微信图片_20250317163731

精心建,基础设施更加智慧

“十四五”以来,市教体局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市财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有序做好网络、计算机、班班通等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建设智慧教室、同步课堂、创客教室、数字实验室等,持续提升设施设备水平。积极推进韩城教育城域网改造提升,稳妥推进IPV6部署,有效推进5G、Wifi6、AI、物联网和轻量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市教体局坚持以创建为引领,组织韩城职专申报并积极做好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组织、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省级“数字校园普及行动”要求、建设陕西省“数字校园”达标学校,推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更好服务教育教学。

下一步,全市电化教育工作将紧紧聚焦2025年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部署新形势、新要求,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和科教育人两大战略,深入践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服务保障发展的初心、使命,赋能教师发展、学生成才,把服务全市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事做的更实更好。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