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教育者的觉醒与新生
作者:李敏
发布时间:2025-03-15 21:31:25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期。在聆听了一场关于DeepSeek辅助语文教学的讲座后,我深刻感受到AI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位智慧的助教,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一、工具革命:突破教学效率的“三重门”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备课和批改作业占据了大量时间。DeepSeek的智能备课系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优化我们的教学设计,借鉴名师大家的精彩环节,打破了我们常规的设计壁垒,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在作文批改方面,AI的个性化批阅功能尤为突出。最近的一次作文练笔仿照《安塞腰鼓》写家乡风俗的作文,我随机抽取两本用DeepSeek批阅,系统不仅能指出“语言流畅”这类笼统评价,还给出具体建议:“第三段情感转折略显突兀,建议在排比句式上多做文章,增强情感连贯性。”这种精准的反馈,有针对性地指出写作问题,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当然,AI技术强大的助教功能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发,教师更要有开放的心态来迎接这项具有无限可能得重要辅助工具。
二、人文觉醒:教师角色的“破茧重生”
AI技术的引入,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弱化,反而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近期我看到的资料中提到:在教授八年级《背影》时,DeepSeek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朱自清的生平资料和《背影》的创作背景。然而,真正打动学生的,是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透过文本感悟父爱的历程。这种情感的共鸣,是AI无法替代的。
AI技术的引入,正在为语文教学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认知重构的催化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DeepSeek帮助我们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让课堂更加生动、高效。然而,教育的核心始终是“人”。AI无法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传递和人文关怀。未来的语文课堂,必将是智能算法与人文光辉的交响,而教师,永远是那支不可替代的指挥棒。
在这个AI与人文交融的时代,我们既是技术的使用者,也是教育的守护者。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技术,以教育的初心守护学生,共同书写语文教学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