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生在作业自主检查中存在“只为完成”,对写作业的目的、根源缺乏深入思考等问题,武功县实验小学“五个维度”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检查作业的习惯,提升学习效果。

合理设定目标,激发检查动力。学生在面对大量作业题目时,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从而降低检查的积极性。学校要求教师和家长将检查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例如,在数学作业中,当学生需要检查7道题目时,如果直接要求全部检查,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较大。此时,可选取其中2道题目,明确告知学生这2道题中有一道存在错误,引导学生集中精力检查。通过逐步增加检查题目数量,不断强化学生的检查动力和能力。

逐步放手检查,培育独立能力。当学生在教师或家长的引导下,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检查方法并取得成效后,学校要求教师和家长要适时放手,持续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自主检查作业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自信心,逐步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家长和教师应认识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培养学生独立承担学习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远比帮助他们纠正几个具体的错误更为重要。

构建评价体系,增强检查热情。教学实践中发现,起初对作业认真完成且全部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确实能激发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一段时间后,这种方法的效果逐渐减弱。为此,学校将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完成作业后,先进行自我检查,培养自我反思能力;然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和表现欲,激发他们认真检查的热情,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最后由教师进行检查,并将每次检查的结果详细记录下来,期末时根据检查记录评选出“最佳检查小能手”“互助学习之星”等,给予相应奖励。通过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在不同层面都能获得认可和激励,持续保持对作业检查的热情。

深化解后反思,提升学习效益。学校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题后的反思:一是反思错误原因,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批判性审视,思考解题思路是否正确、概念运用是否准确、计算是否存在失误、考虑问题是否全面等。必要时,可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演算;二是反思解题方法,在完成题目后,进一步思考是否存在更简便、巧妙的解法;三是反思题目变化,鼓励学生对题目条件或设问进行改变,探索能否运用原有的解题思路解决新问题,并对解题过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做到解一题、会一类,极大地提高解题效益。

优化批改评价,传递教育关怀。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绪有着重要影响,学校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避免使用简单的“×”“√”等符号,而是采用更具启发性和关怀性的标注方式,如用“虚线”标注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用“?”引导学生思考。评语应摒弃公式化语言,使用充满鼓励和针对性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关心。这样的评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