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教体局坚持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手,严格按照“食堂设施设备标准化、日常管理规范化、餐饮服务精细化、管理机制长效化”要求,不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改造规范食堂布局流程、完善更新食堂设施设备、深化“智慧监管平台+明厨亮灶”工程,全力提升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学生用餐质量。

一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认真用好用活专项补助资金。按照按月结算工作要求,每月按时足额拨付营养餐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二是压实管理责任,保障食品安全。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压紧压实责任,切实建立《学校学生食堂管理制度》和《学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按照“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对食材的生产、采购、储存、加工、配送等环节进行监管。同时,各学校开展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做到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每学期开学前组织人员对学校食堂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等进行检查,并要求对餐具不低于两次清洗消毒,确保学校按时正常开餐和开餐后的食品安全。

三是加强采购管理,保证食材质量。各学校督促食材配送方严格按照“三定三统”(即定人员、定地点、定车辆、统购、统配、统送)采购、配送管理模式落实食材集中配送,切实加强对食材配送方的监督管理,确保食材采购质量合格、数量足额和食品安全。同时严格落实食材询价制度,保障食材采购价格合理,进一步严格落实食材验收、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出入库登记等制度,确保每天食材数量、质量。

四是落实膳食管理,保障营养健康。各学校科学合理制订每周食谱,严格落实每周食材品种达到规定的要求,落实每餐至少“三菜一汤”,确保学生营养均衡。每周要为学生提供牛奶、鸡蛋和适量的水果,保障学生营养健康的需要。

今后,潼关县教体局将持续督导全县各校园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严格落实原料控制、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等规章制度,完善食材采购、贮存、消毒、留样、公示、试餐陪餐等精细化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吃得足量、吃得丰富、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