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成人工智能(GAI)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加速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对传统的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华南师范大学张教授基于培养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结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通过(GAI)赋能语文教师,来帮助一线教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增强课程育人效果。

张教授指出,从教学层面,(GAI)可以辅助教学设计,提升教学分析能力,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概括多个文本信息,阐释作品内涵,比较文学作品异同,并对不同阐释提出看法。可以创设认知冲突,利用AI生成认知冲突的概念,辅助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认知冲突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GAI)能辅助单篇作文批改和单个学生阶段性作文诊断,也可以帮助打造 “双师” 课堂,通过智能体模拟教师角色,解答问题,拓展教学资源和互动形式。(GAI)还能提供多元学习资源,如在 “携手AI解码古诗风韵” 案例中,借助AI创设与古人对话情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体验。有效地利用好(GAI)可以助力深度学习、协同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把握事物本质和联系,实现深度学习,还能围绕多模态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引导其参与学习、探究文本、启发思维,促进知识整合与创生。

从教育科研方面,(GAI)可辅助教师选题、文献综述、理论基础梳理、概念界定、问卷设计、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提升教师的研究效率与质量。

同时,张教授也提到了(GAI)带来的挑战,教师需提升数字素养,包括数字化意识、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等多方面但还需注意AI信息可靠性问题,避免成为缺乏数字素养、盲目依赖AI的 “新型文盲”。

人工智能让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AI技术使教学更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教学方式从单一的讲授式向多元化、互动式转变,AI技术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平台和学习资源。教师的知识主体地位受到挑战,AI技术成为知识传递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资源提供者。传统的以知识掌握情况为主的评价体系诱人受到挑战,AI技术可以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实现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因而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AI时代的教学需求。

但教师也不能过度依赖AI,若教师过度依赖提供的教学方案和内容,可能会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使教学风格单一,如完全照搬AI生成的教案,缺少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网络上AI生成的教学资源质量良莠不齐,教师若不加以甄别,可能会将错误或不适合的内容引入课堂,误导学生。再者,如果在教学中过于强调AI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影响教学效果,如整堂课都让学生与智能设备互动,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情感交流变少。

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更好地运用AI:

1.精心筛选资源:从海量AI生成的资源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挑选准确、优质、符合教学需求的内容用于课堂。

2.创新教学方式:结合AI技术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如利用AI虚拟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课文中的故事,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3.加强自身学习:应多参加AI技术培训,提高自身运用AI的能力和水平,掌握AI工具的有效使用方法。

4.保持教育初心:明确AI只是教学辅助工具,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

人工智能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化学习等。然而,我们也应该正视AI技术在语文教学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加强AI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其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AI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