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作者:■文/米 洁
发布时间:2025-03-06 16:01:20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有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稳定、优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保障。
一、专业发展愿景
(一)教育思想
在保教工作中,幼儿园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在深化教师教育思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二)示范引领
幼儿园借助线上媒介和线下平台,实现了教育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通过“名校+”管理模式、帮扶项目及各类评审赛事活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广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区域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推动保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专业成长策略
(一)加强思想建设
在幼儿教育的神圣领域,教师的政治站位与理想信念犹如灯塔,指引着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需时刻以高尚师德为标杆,严格自律,以身作则,展现良好的教师形象。爱岗敬业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教师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对每个幼儿的悉心关怀与耐心引导。幼儿园要积极搭建系统的师德师风建设平台,不断完善幼儿教师管理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促使教师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了解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与前沿理论动态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教师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关注教育政策的更新、法规的调整及教育发展的新动态,积极开展园所内部的政策宣传与学习活动,提升教师对政策法规的认知水平。这不仅能够确保教育实践与时俱进,还能及时将新政策、新要求引入幼儿园管理与保育工作中,使教育实践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共进步,为幼儿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提升业务能力
在学前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研究项目、科研成果、课程体系等方式逐步提升的。课题研究作为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的关键环节,一线幼儿教师通过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深入探索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推动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此外,幼儿园要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如工作坊、论坛、研讨会等,还要为广大教师搭建起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在这里,最新的教育理论能够得以传播,创新的教学经验能够得以分享,教师在思想的碰撞与互动中,视野也能得以拓宽,观念也会更加新颖,整个团队的业务水平与教育境界都会有质的飞跃。
(三)培养教师队伍
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探索,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课题研究也是锻炼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经验丰富教师的引领下,青年教师可以深入教育教学的未知领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逐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职后继续教育、岗位素质练兵及各类赛事评比活动,则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在这些平台上,他们不断磨砺教学技能,激发创新思维,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师徒传帮带机制犹如一条温暖的纽带,连接着新老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以言传身教传递教育智慧,青年教师在耳濡目染中快速成长,传承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提供丰富的学术交流与展示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会议与研讨会,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分享经验、交流思想,拓宽视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境界与影响力。
(四)示范引领带动
一方面,着力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共享平台。线上大家畅所欲言,深度碰撞教育思想火花,无私分享实践经验,共同剖析问题根源;线下大家面对面研讨。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幼儿园还携手专业师训团队,深入开展送教帮扶、精准教育帮扶项目,秉持“授人以渔”理念,激发教师群体深度交流合作热情。借助教师互访、教学观摩、联合教研多元形式,让优质教学经验与高效教学方法“流动”起来,为受帮扶区域悉心培育了一批本土教学骨干精英,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能力转变,托举当地教育教学水平迈向新高度。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投身幼教专业,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已经建成。相信不久的将来,区域内外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美好愿景定能实现,让我们一起期待……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第五保育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