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科技浪潮,AI 赋能教育新征程
作者:党明新
发布时间:2025-03-06 15:44:39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这个寒假,街头巷尾热议的不止有三岁百亿男主“吒儿”,还有一位陌生的“deepseek”先生,之所以称之为先生,是因为他愿意跟我交流的时候,充满了博学睿智和冷静的思考,而大多数时候,他只是高冷地扔给我一句“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就再也不理我,让我想起我的东方文学老师,学生稍不合他的意,就要罢工,博学而傲慢(此处绝无对老师的不敬,单纯认为老师可爱)。
对于这位“deepseek”先生,我既敬畏又好奇。在他的“感召”下,我又下载并试用了好几个人工智能(AI)软件。然而,用了几次后,我对它们充满了抗拒与不屑。那些由代码和算法堆砌的程序,怎能与人类的智慧与情感相提并论?每当同事们兴致勃勃地讨论如何用AI提升效率,或是借助它完成各种任务时,我总是嗤之以鼻,觉得那不过是对人类能力的贬低与忽视。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开始重新审视AI。那天,我正为初三二模作文《世界赠予我的》焦头烂额。面对学生们一篇篇稚嫩却真挚的文字,我既要保持公正的评判,又想给予他们恰到好处的鼓励与指导。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压力如潮水般涌来。
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同组老师的帮助下,拍照输入了几篇学生的作文。AI的强大算力用在教学上确实令人惊叹,但第一次使用时,指令不清晰,操作不熟练,最终批改出的结果总感觉差了点什么,似乎少了些温度与灵性。于是,我再次在心里鄙视了一下这些硅基生命:你是快、你是多,但你死板,没有感情与温度。于是,我又丢开手去,觉得红笔或许更能理解我的表达和需求。
就在这时,工作室组织了一次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东升教授关于GAI如何赋能语文教育与科研的讲座。张教授主要分享了如何利用GAI革新语文课堂教学,并提出了向AI提出指令的模式:角色设定+任务指令+具体要求。他还手把手演示了如何借助GAI进行教学设计与科研。通过这次学习,我似乎摸到了使用AI的门道,也恍然大悟:它只是一个工具,死板的是我们,是我们对它的抗拒和不了解。我们需要进一步熟悉它,与它相处,让它理解我们并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
渐渐地,我开始更多地依赖这款AI软件来辅助批改作文。它不仅减轻了我的工作负担,还让我有更多时间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他们更精准的指导。而在我第一次使用它改完二模作文后,我甚至想把如何使用它的具体方法分享给我的学生和家长,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量身定制的作文批改老师。
如今,我已经深刻体会到AI在教学中的巨大价值。当然,我还在摸索,如何让它成为我教学中的得力助手,成为我探索教育创新的伙伴。当我们热情拥抱科技,以审慎且积极的态度合理运用 AI,犹如为教育事业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为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与崭新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