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凌晨五点出门,记者一行踏上开往宝鸡的动车,窗外片片麦田、座座村庄倏忽而过,动车很快抵达青铜器之乡宝鸡。我们来到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耳畔传来朗朗书声,步入墨香萦绕的办公室,见到了教育部学科领军教师王成。


怀揣梦想,奔赴每一个“五年计划”

“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而我,始终在路上。”王成时常这样说。廿载春秋如白驹过隙,他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训诫铭刻于心,他将知识的甘霖化作北斗七星,指引学生穿越人生的崇山峻岭,他用智慧和热情点亮了无数学生的未来,也用坚守和创新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新时代教育部学科领军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陕西省学科带头人……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肯定,是激励,更是王成对自己每个“五年计划”的深切回应。

王成有一个独特习惯——为自己制订“五年计划”,并为之不懈努力。第一个五年,他专注于教学基本功的打磨,从备课到授课,从板书设计到课堂互动,他力求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第二个五年,他开始探索语文教学的创新模式,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打造书香味儿课堂。第三个五年,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教育领域,推动区域语文教学改革……

“每一次‘五年计划’都是一次自我突破。”王成笑着说,“教育教学需要不断更新,教师更需要终身学习。”

“教书育人一直是我的理想,我的家族中当老师的居多,从小我就想成为一名教师,最终如愿上了师范类大学。”王成说。

选10DSC_0015

“2003年大学毕业,我来到宝鸡市石油中学,在高中部教学,后来带高三3个毕业班的语文课。在教学中,我努力和学生打成一片,及时发现学生优缺点,和学生共同学习,互相成就。”王成说。

“师傅曹公奇老师引领我一步步成长,没有师傅的带动督促,就没有今天的我。”王成说。曹公奇说:“人没有目标就像一堆散沙,难以成型成才。我给弟子定期分别布置任务,督促完成。王成一直说他是后进生,需加倍努力,今天他取得的成绩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王成善思考勤钻研。初入教坛时,他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为此,他反复打磨课堂,将每一节课都当作一场‘公开课’来准备。短短几年,他就成为学校乃至区域内的教学骨干。”校长刘涛说。

“我要特别感谢一位恩师柴双政老师。2014年宝鸡市教学能手大赛我失利后,特别沮丧。一天晚上,有一个陌生电话给我打了三次,是当时市级比赛的评委柴双政老师打的,他对我说:‘你是个好苗子,不要失落,再磨炼磨炼,重拾信心。你还年轻,继续努力参加下次比赛,相信你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王成拉开记忆的闸门。

2015年他开启了魔鬼式的训练,他在书房反复讲课,再讲给同行……2016年他获得宝鸡市教学能手大赛语文学科第一名,代表宝鸡市参加省教学能手大赛,最终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称号。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王成首先做到。2019年他担任副校长后,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苛刻,以至于身体严重吃不消,只好休整了一些时间。他工作之余带宝鸡文理学院、安康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他总是在提升自己的同时逼迫自己多做有益的事。”数学田老师说。 

众多荣誉在身,然而,王成并未止步于此,他主动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新理念融入教学中。

以文化人,教出语文书香味儿

“语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这是王成的教学理念。他的课堂,语文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一场文化的盛宴。

“他善于将经典文学作品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温度。讲《红楼梦》,他会带学生品味大观园中的一草一木……他创新性地开设了‘经典诵读’‘诗词创作’等特色课堂,让学生与经典对话,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陕西省教学名师张肖侠说。

“我是语文老师,教语文就要教出书香味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融入教学,让课堂具有育人价值、文化价值,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王成说,“我深入挖掘学习诗词知识,培养学生诗词兴趣,教的语文知识才能契合学生的喜闻乐见,才能对应学生的需求。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美。”

DSC_0104

走进王成老师的课堂,感受到青春的活跃与内心的共鸣。鲁迅的文章向来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痛点,可是在王成老师的课堂上鲁迅却是鲜活的,鲁迅的文章也变得好学易懂。

王成在讲课中适时插入课件,他得体的肢体语言使得相对枯燥的杂文《拿来主义》变得愈加生动,王老师注意紧抓每一个课堂生成点,和学生不断互动,拓展学生思维。

“王老师的课总是充满书香味儿。”学生们这样评价。王成常说:“语文教学一定是质朴的、本真的,一定是促进师生共同生长的,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让他们学会表达,更要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感受生活的美好。”

以情育人,走进学生心里

“教书是个良心活,不同于加工零件,做不好就会误人子弟,教师要为人师表,要有底线意识!”父亲在王成高考报师范院校时告诫。王成谨记父亲教诲,用心授课,以情育人。

选好 突出老师00DSC_0184

“教育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王成深知,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他始终坚持以情育人,用真诚和关爱走进学生的心里。在学生眼中,王成不仅是严师,更是益友。他常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我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有一位李同学因家庭变故一度厌学,王成得知后,主动与其谈心,并为他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名学生不仅重拾信心,还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如果没有王老师,我可能早就放弃了。”李同学感激地说。

王成富有爱心,充分理解学生。有一位学生上课打盹儿,王成说:“你睡会儿,下节课有精神了再听也行,老师也有瞌睡的时候。”学生不好意思了,下课前一直坚持听课。他一直认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双向奔赴的。

“我们王老师讲课特别有意思,预习时觉得很难懂的地方,经过王老师的讲解,顿时觉得这么有意思且简单。”张同学笑着说。

“谁是老师心中的宝宝呢?”王老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拉进了彼此的距离。他总是夸这个孩子特别帅气,那个孩子很有精气神儿,孩子们变得爱学习、会提问题了。

有一次去清华大学培训,他给所带班级的每个学生带了一个清华大学的文创产品,告诉学生:“希望你们都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他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单亲、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会给予更多的关爱。他常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学生都亲切地叫他“成哥”。

“要成绩固然无可厚非,但只要成绩肯定是教育的失败。高中学业压力大,更要一张一弛,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自然会学好。”王成说,“课本剧是学校德育系列化的品牌节目,它将学生的素质和语文学习结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爱与希望。”

王成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而我,愿做那个不断前行的修行者,愿做那个点亮心灯的人。”

“我热爱讲台,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希望写一本书,将我的教育教学感想集结成册。我将继续心系教育,上下求索,催生最美的教育教学之花!”

一路汗水,一路芬芳,王成把教育理想沉淀成窗棂上的冰花,折射出知识结晶的璀璨光芒。面对教育改革、AI奔涌的浪潮,王成经得起考验,扛得起责任,用心用情打磨玻璃心,涤荡一颗教育“钻石心”!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