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五抓”举措为途径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5-02-27 10:00:54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近年来,潼关县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工作思路,聚焦主责主业,多措并举,以“五抓”举措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有效促进县域教育质量向着优质均衡目标迈进。
一是抓严作风纪律,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呈现新面貌。坚持把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每年开展暑期师德师风全员培训及师德师风宣讲活动。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师德演讲等形式,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实行师德承诺和师德考核制度,将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第一标准,制定全县《教师“十条禁令”和处理办法》,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采取日常考察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表率作用发挥与负面行为相印证的方式,加大师德师风执纪问责力度,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真正将师德师风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使全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敬业立学、崇尚美德的新风貌不断呈现。
二是抓强管理机制,教师队伍结构配置凸显新变化。建立县委、县政府统揽,县教体局牵头,县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协同配合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多渠道招录教师补充到乡村薄弱学校任教,每年开展校际间轮岗交流,乡村学校师资得到全面增强。及时、有效解决了全县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三是抓实培训培养,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取得新成绩。持续强化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全力打造高素质的校园长队伍。充分利用“国培”“省培”等机会,遴选骨干校园长参加管理能力提升培训,每年暑期组织校园长外出进行领导力提升培训,按计划组织“后备干部”业务提升专题培训,帮助学校管理人员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能力。严格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抓实做好教师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坚持定期开展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评选,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精品课大赛等活动,以赛促训,以赛促提升。
四是抓好教研教改,促进教师学科素养再上新台阶。通过实施青蓝结对、名师“三带”(带徒弟、带教研组、带课题组)等方式强化教研实效。严格实施教研员驻校教研、到校任教制度,把学生课堂作为“研究室”,把教学困惑作为教研课题,与学校、教师合力探究共性或深层次问题,着力破解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困境。以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建设为依托,增强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有效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评价机制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
五是抓细保障措施,促使全员教师潜心育人添活力。县教体局制定了《潼关县教师素质提升实施方案》《潼关县教体系统考核办法》,全面落实教师素质提升、表彰奖励、工资待遇等政策,持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建立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长效机制,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教师工作补贴有效落实,教师专业职称评审改革有序推进,不断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切实提高了教师从教获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