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
——以孙子文化融入音乐项目化学习为例
作者:■文/郑淑英
发布时间:2025-02-25 09:23:30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
孙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深邃的哲理,将其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项目化学习概述
(一)项目化学习的概念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复杂性的项目获取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项目化学习的优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项目化学习通常以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为切入点,使得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充满探索乐趣的旅程。在自主探究和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知识的获取和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种由内而外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更加乐于投入学习,探索未知领域。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策划校园文化节时,学生会用到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设计节目和布置场景,用数学进行预算规划,用语文撰写宣传文案,用信息技术进行宣传推广。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运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能够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组合作是常见的形式。学生在小组内明确分工,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团队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将孙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模式
(一)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孙子文化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孙子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以孙子兵法为主题的交响乐,激昂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及富有张力的节奏,生动展示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以及兵法中的智慧与谋略。又如,以古代战争为背景的歌曲,歌词和旋律完美结合,描绘了战场上的英勇与悲壮,学生可以体会到孙子文化中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二)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编排与孙子文化相关的音乐节目,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孙子文化的内涵。例如,将孙子兵法朗诵与音乐伴奏相结合,让学生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中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朗诵孙子兵法的经典语句,感受其中的智慧和力量。又如,舞蹈动作和音乐旋律的配合,可以生动展现战争场面和战士的英勇无畏,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孙子文化中关于勇气和策略的重要性。
(三)音乐剧创作
音乐剧创作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学生以孙子文化为主题创作音乐剧时,要构思剧本、创作音乐、设计舞台表演,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和创作能力,还要求学生对孙子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三、课堂实施过程
(一)项目导入
巧妙的项目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欲的关键,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孙子文化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气势磅礴的《孙子兵法交响曲》,也可以为学生讲述孙子兵法中扣人心弦的故事,如“孙武练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孙子文化的浓厚兴趣。这种自然而然引出项目主题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二)分组与任务分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情况,将他们合理地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表演形式,如热衷于舞台表演的小组可以选择音乐表演,创新和写作能力强的小组可以选择音乐剧创作,音乐鉴赏能力独特的小组可以选择音乐欣赏。
确定分组后,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布置具体而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如让选择音乐表演的小组编排一场展现孙子兵法中战略智慧的音乐舞蹈剧,表现孙子文化的核心内涵,展示精彩的舞台效果;让音乐剧创作小组以孙子文化为背景,创作一部能够客观反映现代社会竞争与合作的音乐剧。
(三)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小组成立后,成员就可以根据既定任务和目标查阅相关资料,深入学习与孙子文化和所选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开启探究之旅,如音乐欣赏小组可以通过查看音乐评论、观看音乐赏析视频等,提升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音乐表演小组可以通过研究古代舞蹈动作、朗诵技巧,在表演中体现原汁原味的古代文化韵味;音乐剧创作小组可以通过钻研剧本创作结构、音乐创作理论,为打造独特而精彩的音乐剧积累素材和灵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紧密合作、交流、讨论、分享,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成果展示与评价
所有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后,就到了激动人心的成果展示阶段。展示形式丰富多样,音乐表演小组带来精彩绝伦的舞台演出,音乐剧创作小组带来完整的音乐剧,音乐欣赏小组通过作品分析报告分享感悟和理解。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从多个维度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如音乐表现方面:从音准、节奏、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文化内涵理解方面:考查学生对孙子文化的诠释是否准确、深入;团队合作方面: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是否默契、高效。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关注过程,对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努力、成绩和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
在项目化学习接近尾声时,教师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深入总结和反思,回顾学生的精彩表现和取得的成果,如某些小组在音乐表演中展现出的高超技艺,某些小组在音乐剧创作中展现出的独特创意等。还要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如部分小组收集和整理资料不够全面,团队协作沟通不畅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不断完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四、评价方式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表现进行持续观察和评价,如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主动承担任务、按时完成分工等;着重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是否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以及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的新想法、新方法和独特的解决方案。
(二)成果性评价
成果性评价侧重于对学生项目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进行评价。如评价学生音乐表演技巧的娴熟程度、情感表达是否真挚、舞台整体效果呈现等,以及音乐剧剧本创意的合理性、音乐创作质量、舞台表演的流畅性和吸引力等。
(三)综合性评价
综合性评价是将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如利用加权平均法等方式,综合考量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最终取得的成果,得出一个综合评价分数或等级。
五、效果及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
将孙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音乐和文化融合的大门。在欣赏与孙子文化有关的音乐作品时,学生就能感受到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及和声的和谐,从而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同样,在音乐表演和音乐剧创作中,学生的演唱、演奏、舞蹈等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项目化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创新和实践的平台。在以孙子文化为主题的音乐学习中,学生可以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提出新颖的创意和想法。例如,在音乐剧创作中,学生可以将孙子兵法中的智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富有时代特色的剧情;在音乐表演中,学生可以将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独特的舞台效果。
(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将孙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入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孙子文化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成为了动听的旋律、精彩的表演和感人的故事,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喜爱。
将孙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遇,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还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创新,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孙子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更加紧密、深入、有效。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