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新学期,奋进新征程。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榆林实验学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教育强市的号召,紧密围绕市教育局的年度中心工作,全力推进“三大攻坚”深化教学研究,精心实施“四项工程”铸就教师卓越成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50219172243285-21-3219a.png

一、聚力“三大攻坚”,深耕教学研究田

1.‌课堂效能提升攻坚‌。课堂乃教育之基石,效能提升为教学质量跃升之关键。北师榆校立足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承前启后,在总结第一阶段理想课堂建模成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第二阶段品质提升建设。本学期,学校创新实施“三课一评”机制,即备课组研磨课、教研组展示课、校级精品课,并辅以月度跨校区研讨会,深化全面育人理念,挖掘学科内在魅力,践行核心素养教育,力促学科育人品质迈上新台阶。

2.‌学段无缝衔接攻坚‌。为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北师榆校特选语文、科学物理、道法政治三组为先锋,成立“贯通培养教研组”。该组打破学段壁垒,实施教师混编,月度联合备课,由学科领军人物挂帅,精心规划学期贯通教研蓝图。学校致力于构建幼儿至高中一体化的贯通式教研共同体,强化幼小、小初、初高衔接研究,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辟新航道。同时,教师发展中心牵头研发《学段衔接课程资源包》,定期举办“学段互访日”,助力教师教学方式迭代升级。

3.‌教研网格化管理攻坚‌。针对两校区四学部的复杂运营模式,北师榆校教科研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指挥中枢,学部教研处为分部枢纽,教研组为执行单元,三者协同作战,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确保教研工作高效推进。

20250219172243381-61-a7f54.jpg

二、打造“四项工程”,铸就教师卓越路

1.‌“培训”工程筑基‌。为夯实三级教师培养体系,北师榆校依托北师大丰富教育资源,整合国、省、市、区各级培训资源,精心制定年度教师培训计划。通过新课标、新教材、新技术、新教法专题培训、读书沙龙、平台专项教研、校际联合教研等多元化活动,以及起航、护航、领航、撷英等序列化培训项目,强化校本研修,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2.‌“培育”工程育苗‌。针对新教师群体庞大现状,北师榆校精心实施“培育”工程,推出“青蓝工程2.0”结对帮扶计划。实行新教师“双导师制”(学科导师+班级管理导师),采取自愿报名、自主选择、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学习模式,凝聚团队智慧,搭建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共融共生的“新立交”。

3.‌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工程‌。遵循省市新时期教师队伍骨干体系建设要求,北师榆校结合校情,统筹规划教师队伍骨干体系建设。本学年,实施骨干教师“任务清单制”(每学期承担1项课题、指导2名青年教师)和“教研成果积分制”(与职称评审紧密挂钩),旨在三年内培育一批省、市级骨干教师,引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跃升。

20250219172243455-99-ca20a.jpg

4.‌名师领航工程扬帆‌。为深化多学科名师工作室(坊)建设,辐射带动区域教研水平提升,北师榆校持续优化名师领航工程。本学年,要求各工作室(坊)负责人及成员制定年度教师成长培养计划及评估报告,月度发布《学科教学建议》。同时,定期举办“绿洲教育创新论坛”,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