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四个加法”为校园撑起“平安伞”
发布时间:2025-02-17 14:20:03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为深入推进“人、车、路、企”重点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潼关县教体局持续落实“民警+辅警”“民警+教师”“小手+大手”“安防+整治”等“四个加法”工作经验,通过常态化护学,多措并举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切实筑牢校园平安之路,确保学生出行安全畅通。
一是民警+辅警安全护学全覆盖。按照“一校一策”,向中小学校、幼儿园派驻联系民警,安排1名或多名民警(辅警)启动交通安全护学岗模式。民警从交警、特巡警、派出所择优选派,定人、定岗、定责,文明执勤、护学安园。民警从家长、老师和社会热心人士中按照自愿原则招募,定期培训教育,实行轮岗轮值,配合民警爱心护学。在上放学高峰期,民警提前到岗到位,现场指挥引导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在规定位置停靠,有序疏导社会车辆安全通过学校门前路段,引领学生安全过马路,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二是民警+老师安全交通进校园。交通安全重在宣传教育,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治本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中小学、幼儿园将护学行动延伸进校园、入课堂,通过安全教育课、发放宣传资料和国旗下的演讲、家长会、主题班会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经常组织民警向学校师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讲。由学校确定责任心强、熟悉安全工作的教师担任安全宣讲员,常态化组织交通安全大课堂,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向同学们、家长们宣讲交通安全知识。
三是大手+小手道路平安进万家。交警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让学生提醒家长文明守法和安全驾乘,带动一个个家庭,带动一个个身边人,共同营造安全文明道路交通环境。教育引导家长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子女面前树好榜样,担负好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做好子女安全教育。
四是安防+整治安全保障全方位。各学校在校门口设置了安全防护设施、防冲撞立柱等公共安全防护设施,校门及周边的人行道和车行道实行物理隔离,进一步完善校门前交通网格线、斑马线、减速块以及交通标志、禁鸣标志、交通护栏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校园安全防范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保障学生通行安全。
下一步,潼关县教体局将联合交警部门持续强化“护学岗”工作,全力做好全县各学校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师生撑起“安全伞”,构筑平安上学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