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教体局多措施推动思政教育实现新跃升
发布时间:2025-02-10 16:20:44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潼关县各中小学通过全面挖掘思政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育人新路径,多措并举,奏响思政育人协奏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好思政教育“主力军”,提高铸魂育人能力。一是党建引领,指引思政方向。各学校将党建工作的先进性、纯洁性同思政工作主阵地、主渠道相结合,扎实推进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建设勤廉文化阵地,同时将党的光辉历程、精神谱系、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融入校园文化当中,提升多元协同思政育人成效。二是强化骨干培训,打通关键路径。各学校通过课程引领、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学习培训等方式锻造品牌教师群、培养骨干教师链,优化整体教师面,切实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全员共育,砥砺师德师风。通过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师德楷模事迹,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活动,激励全体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争做新时代“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深耕课程思政“责任田”,奏响全科育人强音。一是夯实“第一课堂”。各学校通过采取课前演讲、分享故事、观看微视频、唱爱国歌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深度挖掘时代故事,对学生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思想教育中锤炼意志,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际行动中,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形成启智润心的育人整体氛围。二是促进学科融合。学校充分挖掘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素材,依托信息化技术,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实现全科协同育人。三是突出活动育人。通过诵读红色经典,厚植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社团活动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利用重大节日、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开展特色德育主题活动,发挥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与文化传承的教育统一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拓宽思政教育“新渠道”,提升实践育人效果。一是让学生走出思政小课堂,步入社会大课堂,不断拓宽思政教育渠道。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代入感和获得感,实现知行合一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好校园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以学习劳动知识,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基本劳作技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从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三是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实境课堂。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在行走中学习和成长。
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潼关县各中小学校将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