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均衡 创新实践 让“教育温度”可感可见
作者:王燕 郭红文 孙瑛
发布时间:2025-01-16 16:20:57 来源:西安新闻网
近年来,西安多个区域教育系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名师示范引领,树立教育品牌,让“教育温度”可感可见,以改革创新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质均衡示范区”——
新城区:
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新发展格局
西安市新城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用地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公共资源优先使用,举全区之力,全方位构建具有新城特色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新城区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免费向学校开放使用,有效突破中心城区“两个面积”瓶颈问题。连续多年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自主研发建立校际差异动态监测系统,区财政、教育部门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上向相对薄弱学校倾斜,校际差异明显缩小。不断加大教师招录力度,实施教师区管校聘,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深耕集团化办学,加强新优质学校建设,打造优质学校集群。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教育家办学”落地生根。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全力铸就新城教育卓越品牌。
新城区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陕西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先进区、陕西省第一批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创新区、陕西省“双高双普”区、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区、陕西省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区称号。连续四年荣获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24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验收评估。
莲湖区: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2024年以来,西安市莲湖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力推进莲湖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投入6100万余元,实施38所校园维修改造项目,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提升。新招录教师126人,向第四批市级、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71名主持人授牌,组建完成第五批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7个、校级“名师+”研修共同体9个,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得到进一步促进。积极推行集团化办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新组建教育集团2个,形成庆安初中“思维型课堂”、远东一中“卓越课堂”等一大批优秀的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政策,科学合理划定学区范围,健全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目前,莲湖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成功建成国家青少年“满天星”训练营、足球特色学校38所、全国篮球特色学校1个、全国冰雪特色学校1个。成功入选陕西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市、区级科技特色学校14个,市级各类示范基地、特色学校19个,省级示范校6个。
西安航天基地: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加大名师示范引领
西安航天基地教育局通过名校的示范引领和名师的专业带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实现了全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组建了紧密型“名校+”共同体12个,将学区相近、办学条件相似的学校组建为教育集团,打破学校之间的教育壁垒,使学校发展由“单干”走向“集团”,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通过统一管理、教师共建、课程共享、教科研同步,实现集团内的同频共振,促进名校资源共享、均衡发展,形成教育创新合力,推动辖区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加大名师示范引领,2024年交流教师600余人,惠及学生20000余名;组建市级“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名师+”研修共同体78个,开展名师示范课、送教下乡、“航天云课堂”与“名校+”成果展等多样化教科研活动,发挥“名校”“名师”核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难题,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创新推行“四优”工作法,开展“西安—商洛”“西安—咸阳”教育同行活动,“名师+”送教下乡活动98次,“名校长”教学研修、专题培训等活动共75次,将名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和学校,推动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创新实践示范区”——
碑林区:
以改革创新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碑林区教育局坚持以深化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为主线,聚焦教育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深层次改革试点,更好发挥了改革“排头兵”示范引领作用,有力助推了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省级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试验区为契机,打造3个区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训活动基地、金牌思政教师50余名,探索形成“一核四体”特色思政课程体系,入选教育部2024年基础教育领域实践创新典型案例。
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为契机,确立“1+6”(一个中心、六大行动)改革框架,在深化教育改革上先行先试,取得突破。现有省级示范高中8所,市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特色实验学校和市级以上素质教育优秀学校39所。
构建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五类改革主体“多元特色”综合评价体系,形成碑林特色改革经验,被教育部和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专刊登载。统筹推进校内减负提质和校外规范管理两大重点任务,被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
构建起广覆盖、保基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现有省示范园17所,市一、二、三级园40所,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0.47%,被认定为陕西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目前已通过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国家评估验收。
高陵区:
树“优学高陵”品牌 让“教育温度”可感可见
2024年,高陵区教育系统聚焦“1+6”教育体系,心系“人民满意的教育”,情牵“优学高陵”品牌,深耕“课堂教学改革年、精细化管理年、高质量发展突破年”,高陵教育的“温度”可感可见,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可触可及。
这一年,高陵教育抓供给、促均衡,蹄疾步稳强“根基”;抓规范、强督导,脚踏实地助“普惠”;抓五育、亮风采,立德树人深“内涵”;抓课堂、重质量,精耕细作谋“发展”;抓改革、创一流,真抓实干树“品牌”;抓队伍、强素养,同频共振聚“合力”;抓安全、筑防线,全力以赴保“稳定”。
完成高陵四中回迁,渭滨学校、第二实验小学二期项目投用,泾渭第三幼儿园、崇皇第三幼儿园顺利开园,新增学位4320个;累计培育37所“新优质学校”,“一体两翼”实施“名校+”工程,组建“当代好课堂”教育联盟,出台《“高陵好课堂”建设实施方案》,确立“333”新目标,组织开展创新课堂教学、名师骨干教师送教送培活动70余次,参与教师3000余人次,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启动“云谷青青”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坚持“每年带学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组织23000名学生开展研学旅行;高规格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足球联赛、艺术展演,40多所学校、近千件艺术作品在泾渭河畔展出风采。
高陵区职教中心“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短视频被教育部办公厅作为第一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向全国公布。11名教师被陕西省“感动教育人物”宣传报道,耿镇耿北小学杨俊峰老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