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启智润心——田玲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2024年12月集中研修学习
发布时间:2025-01-10 09:36:03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2024年12月,田玲语文名师工作室组织成员开展集中研修,共同学习了语文大家顾之川先生的文章《语文教育与民族精神塑形》。
顾先生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谈起,认为语文教育与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不但是一种“生存教育”,而且在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还扮演着精神保姆和人生导师的角色。因此,语文学科有着强大的育人功能,能够借助语言运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血脉,成为自觉行动,内化为自己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
通过反复阅读,结合个人的语文学习和教学经历,我们并不难发现,语文确实关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而且与国家民族命运的息息相关,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实际上也是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体现。语文学科在传承母语文化的同时,也起着为中华民族精神塑形的作用。
纵观历史长河,中国语文教育源远流长,与汉语言文字同步产生。顾先生旁征博引,列举大量史实,让我们明确,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四书五经”作为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史传承和文化认同等具有重要作用。
顾先生通过中英外交事件、条约风波、南开三问和罗常培演讲以及柏杨、范用、汪曾祺、郑振铎、于满川文章中片段的讲述,告诉语文老师们: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每当发生民族危机,语文教育的价值就愈发突显,民族精神教育也就愈加重要。它肩负着凝聚国民人心,振奋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
大量史实证明,在中国语文教育波澜壮阔、砥砺奋进的辉煌历程中,语文教育彰显国家尊严。
感谢吴玉章、徐特立、陈望道、萧楚女、杨贤江、陆定一、胡乔木、吕叔湘、朱德熙等一代语文教育家,他们的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成为我们立德树人、启智增慧、培根铸魂,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宝库。
我们将以不断学习领会语文课标精神,用好用活教材,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以文化人,启智润心,潜移默化地涵养民族精神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