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阅读重建构 内容重构促探究
——以《骆驼祥子》为例谈整本书阅读的内容重构策略
作者:胡蓉
发布时间:2025-01-10 08:54:21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吴欣歆教授谈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构建中说,经典名著一般篇幅长,信息量大,同一人物和事件常常间隔出现,环境描写通常分散在不同章节,阅读过程中不容易形成完整的印象。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通读全书后回顾梳理,摘取某个人物或者事件的关键信息,将相关信息组织在一起,相对完整地呈现人物形象,勾勒事件发展的脉络,全面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这个阅读策略叫作“内容重构”。系统论的核心观点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重构的内容即为学生自主建构的整体,整体的存在意义大于局部相加。内容重构策略的作用主要包括全面勾勒人物形象、完整呈现事件过程、集中讨论环境描写三个方面。
下面笔者以《骆驼祥子》为例,来谈谈“内容重构”策略在整本书阅读全过程指导中的运用。
在通读《骆驼祥子》的基础上,编写章回目录。学生可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可用四字,也可用对偶式的章回体形式来概括各章的内容。建立目录页,对假期所读内容重新梳理,内容如下:
章节目录
一、失薄田祥子进城,苦攒钱祥子买新车。
二、存侥幸冒险赴清华,遇兵匪失车进兵营。
三、趁混乱牵走三骆驼,遇老者贱卖三十五。
……
通过编写章节回目,学生对小说的整体内容进行了梳理概括。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勾勒人物形象的活动。让学生完成人物关系导图的绘制,梳理清小说人物关系,了解围绕主人公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祥子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构成主要有夫妻关系、恋人关系、主顾关系和同行关系。通过人物关系图的梳理,我们会发现作者设置的这些人物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均有重要关联。除造成祥子悲剧的直接因素如虎妞的骗婚,孙侦探的敲诈,刘四爷的剥削等,同行中的老马和二强子都暗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在这张社会关系网中,祥子被“网”在其中,无法挣脱悲剧的命运。然后就小说的几个重要人物跳读,标记相关内容,全面筛选、统整这个人物的相关信息,撰写人物小传。如“祥子小传”“虎妞小传”“刘四爷小传”“小福子小传”“二强子小传”等。例如指导学生撰写“祥子小传”,抓住人物的基本信息、个性特点和重要情节,梳理出祥子由最初勤劳、坚忍、朴实堕落到自私自利、好吃懒做的行尸走肉的人生经历,学生从梳理事实信息,到撰写人物小传,不断深入认识祥子形象。制作人物卡片,是将人物形象化的过程,让学生根据阅读,描绘出自己心目中人物的形象,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内容重构策略有助于整体把握事件始末,呈现时间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时间、空间变化隐含的特殊意义,进而洞悉作者的创作意图。根据祥子的人生经历绘制祥子人生起落图,列出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并进一步就祥子的悲剧命运展开讨论:造成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有哪些。最初学生可能会停留在表面,认为祥子的悲剧是因为祥子自身的运气不好,他怀着侥幸心理拉车去清华,结果车被大兵抢去。因为祥子不会理财,没有听从高妈的建议,将钱放出去,借放高利贷来利滚利,结果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这些都是因为祥子自己太老实。被虎妞逼婚,是因为祥子个性软弱,老实厚道,结果上了虎妞的圈套。虎妞难产时,祥子又太迷信,结果钱又被陈二奶奶装神弄鬼地骗了去。后来在夏家拉车,又遇到和虎妞一样有手段的夏太太,结果祥子染上脏病,最后小福子吊死,让他的身心遭受重大打击,最终丧失人生希望,走向堕落。一次次人生选择的背后暴露的是祥子的性格弱点:农民意识、懦弱、优柔寡断、不反抗、过于执着。所以祥子的悲剧是一场个人悲剧。
但换个角度,假如人生可以重来,祥子重新选择,他会避免掉这些人生悲剧吗?如果祥子不去北京城拉车,留在乡间,他会有活路吗?小说开篇已将他的家庭背景交代得很清楚了:他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作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他没有什么亲人可以依仗。作为农民,他也没有可以活命的土地,在乡间可能的选择是给地主当佃农,也只能贫苦一生。如果祥子到北京城,他不去拉车,他还能干什么呢?以他的情况大约也只能选择像老马、二强子卖掉车后曾选择过的当个小货郎,但以祥子的性格,估计也是要破产的。如果不买车,他一辈子只能赁车拉,摆脱不了被剥削的命运。如果他拉车不去清华,他还会去别的地方,但是当时的社会到处兵荒马乱,即使没在清华被大兵连人带车一并拉走,在别的地方也会是这样,只不过是早晚而已。如果他的钱没有被孙侦探敲诈去,他有可能再买一辆车,继续拉车,以微薄的收入糊口。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还会被大兵抢去。运气好的话可能走上的是老马一生的道路,虽然勤劳善良,最终孙子被饿死,老无所依。如果中间有家庭变故,他也可能成为第二个二强子,打妻卖女,借酒麻痹自己,变成无赖。如果他没遇到虎妞,和自己心仪的姑娘结了婚,更大的可能像老马那样,依旧是穷死累死,人生无望。或者小福子没死,他最终娶了小福子,他会摆脱二强子这样的无赖岳丈和小福子两个弟弟这个沉重的家庭包袱吗?即使他最终回到曹宅,祥子还能回到当初勤劳质朴的状态吗?“曹宅”在那个纷乱的社会中会是永远的避风港吗?答案是否定的。通过系列的内容重构和深入的讨论,可见,祥子的悲剧根本上是个社会悲剧。他一次又一次地同命运搏斗,所有的幻想和努力都化为泡影,恶劣的社会毁灭了一个人的全部。
当然小说中值得讨论的内容还有很多,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有丰富的作用,这里笔者不再赘述。内容重构策略可通过通读全书,提取相关信息,重新组合呈现,构建客观完整的认识,为深入探究奠定了基础。
发表于2021年《教师报》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