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问题是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负面因素。文章总结了造成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原因,详细阐述了POA理论,探索POA理论改善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基于POA理论的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改善方案,以期为改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焦虑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  高校英语  口语焦虑  优化路径


引  言

口语焦虑是外语学习焦虑的重要表现。口语焦虑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效率,还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效果。据有关研究显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口语焦虑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存在使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获取专业知识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形成因素进行总结,认为造成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基础水平、课堂活动类型及学习风格等,结合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理论,从教学假设及教学流程(驱动环节、促成环节、评价环节)两个角度探索教学改革,以期改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提高英语教学整体水平。

核心理论分析

1.英语口语焦虑

英语口语焦虑这一理论源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的焦虑概念,主要指因为主观及客观原因,不能达到英语口语学习的某些要求,导致个人缺乏自信,进而影响英语学习情绪的一种状态。当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受到限制,不能以口语形式真正表达自我时,便容易出现这种焦虑情绪。通常情况下,英语口语焦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教师和同学时,倾向于逃避口语练习和提问。其次,害怕出错。口语是一种通过不断练习和犯错才能获得的英语技能,但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往往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参与英语口语的实践与应用。最后,学习态度消极。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因为逃避练习、害怕出错等原因,往往会导致其英语学习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其他学生。焦虑感越强,学习态度就会越消极。

英语口语焦虑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仅局限于英语口语的学习,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以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及能力都会严重下降。

2.POA教学理论

POA教学理论由我国学者文秋芳及其团队所提出,在“输出驱动假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现状,得到一种基于“三个学说”的英语教学理论。POA教学理论的“三个学说”分别指: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及全人教育说。其中,学习中心说是指外语学习者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即一切以外语学习为核心;学用一体说指的是外语学习者课堂教学的理论支撑,即外语的学习必须与应用融为一体;全人教育说指的是外语学习者课堂教学的实现方式,即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与技能,更主张全面育人,强调英语学习者人的属性。

POA理论改善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可行性分析

1.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来源

根据吴婷婷等的研究显示,目前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英语水平越低的学生越容易出现口语焦虑。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由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出错,面对口语这种需要在众多观众面前展示的英语学习项目时,会更容易因为害怕犯错而出现焦虑。其次,课堂活动类型单一,且以灌输式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学生会因缺乏足够的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产生焦虑,反之在合作学习、互动学习场景下,其口语焦虑情况能够得到一定改善。最后,学习风格的差异会影响大学生的英语口语焦虑程度。一般来说,积极主动寻找学习机会,并付诸实践的学习者不容易出现英语口语焦虑,反之被动学习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英语口语焦虑。目前,相关研究领域普遍认为,这三个因素是导致大学生出现英语口语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其余如性别因素、个性因素等并没有明确、统一的研究结论。

2.POA理论的教学优势

(1)学习中心说

在POA理论中,学习中心说指的是,有关外语的所有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都应该围绕“如何提高学习活动的水平”来开展。进入21世纪以后,高校开始尝试应用“学生中心说”思想开展各类型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主张满足学生的各类型学习需求,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学生中心说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于大部分出现英语口语焦虑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一定知道自己学习英语口语的价值,即便知道,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因为焦虑而逃避。显然,高校和教师绝对不能仅围绕这类学生,以他们的需求为核心开展教学工作。POA理论中的学习中心说打破了西方教学理念中以学生为核心的桎梏,对于当下存在英语口语焦虑的学生而言更有效。学习中心说理念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学生中心说中的部分偏差。

在学习中心说中,一切能够提升学生外语学习水平的行为、活动均为有效活动,并不一定非要区分课堂中的主体。同时,学习中心说认为高校的外语教师是经过专业训练,受政府、学校委以重托的主体,由这部分主体制订的教学内容,较之学生根据自己想法制订的教学内容要更科学。这一教育理念与改善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思路不谋而合。

(2)学用一体说

在POA教学理论中,学用一体说中的“学”指的是围绕外语学习的一切外部输入性学习,包括听、读等;“用”指的是围绕外语学习的一切对外输出,包括说、写,以及笔译和口译过程中形成的产出性使用等。POA理论中的学用一体说很好地实现了英语学习与使用之间的结合。对于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而言,学用一体说的应用不仅能够很好地督促他们用英语进行口语输出,还可以英语的形式开展听、读、写、译等活动。正因如此,POA教学理论格外主张,教师带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将输入的外部第二语言知识转化为可以输出的语言能力。

(3)全人教育说

POA理论主张将外语学习的主体当作完整的人来对待,认为外语学习者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主体,而不是可以接受知识灌输和存储的机器。POA的全人教育说主张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情感、道德等。从这一理念的特征来看,一方面POA理论与当前的外语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均主张除培养学生的外语知识与技能之外,还要不断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另一方面,POA理论的全人教育说与传统的外语教育理念相比,更注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存在口语焦虑问题的学生能够在情感上得到教师的充分照顾,进而缓解口语焦虑。

3.POA理论缓解大学生口语焦虑的关键点

形成大学生口语焦虑的因素较为多元,单纯地引入一种教学理念不能彻底解决大学生口语焦虑问题。本文认为POA理论缓解大学生口语焦虑的关键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谨慎选择语言输出的题目。英语教师选择的输出材料,不仅要帮助参与外语学习的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不断培养学生通过外语口语对外宣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其次,选择输入材料时要认真。英语教师在选择口语教学题目时,要选择具有一定思想深度、文化内涵的题目,如国内外的热点政治话题、社会话题等。这类深度话题可培养学生挖掘国际热点和组织高级词汇的能力。在讨论国内外热点话题时,教师可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使其通过强化信心改善外语口语学习焦虑现象。

最后,教师制订的教学活动要巧妙。对于存在英语口语焦虑的学生而言,更为宽松的互动式教学或小组式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

基于POA理论的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改善教学改革

1.教学假设改革

POA理论中的教学假设主要包含了输出、输入两方面。在教学假设视角下,基于POA理论的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改善教学改革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1)输出视角

从输出导向来看,首先,POA理论主张提升外语学习者的触发与注意能力,使外语学习者在口语表达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在后续的口语学习中明确学习目标。其次,与其他的教学理论相比,POA理论主张的输出理念还包含了假设检测能力,即外语学习者通过口语的形式,以恰当的目标词汇表达自身想法,通过持续性的表达提升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POA理论中的输出理念包含了语言能力的培养,主张借助语言反省外语学习者自身或他人外语表达的问题,从而促进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水平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首先,教师要对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口语输出题目,以提升学生的外语学习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口语焦虑学生的籍贯,制订与当地特色饮食、文化相关的题目,一方面,这类题目的口语输出方式更自由,词汇难度相对较低,学生输出时不会感到太难,能够有效降低其口语压力;另一方面,学生对这类题目的源语言论述更为熟悉也更自信,在转化为第二语言时,能够在比较自信的环境下对教师和其他学生宣传自己的家乡。在这样的输出环境下,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其次,对于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而言,有时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或学生自己的检测相对于教师的评价会更适合。POA理论主张学生自检,因而在口语输出的最终效果评价方面,教师可以小组的形式安排学生自检。例如,在学生的口语表达过程中,教师安排视频录像,学生先根据视频对自己的口语表现进行评判;然后小组中的成员就学生的自我评判进行讨论性发言,帮助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准确发现自身不足,不断提升其英语口语能力。

最后,对于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安排其开展口语输出练习,以源语言即汉语的形式进行初步练习,在学生能够以汉语流畅地对外输出后,再进行第二语言即英语的输出。根据POA理论可知,造成学生口语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自身的英语基础,对于英语基础非常差的学生而言,采用中英文对照练习的方式,可以明显增强英语基础能力,在这一基础之上再开展口语输出,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信心,降低口语表达焦虑。

(2)输入视角

从输入导向来看,一方面,POA理论主张外语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知识、技能的唯一途径是接受可理解性的输入。如果输入难以理解,不仅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也会严重打击学习者的学习自信,进而导致学习焦虑。另一方面,POA理论主张外语学习者必须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接受可理解性的输入。在POA理论中,教师必须向外语学习者提供稳定的、可输入的材料,从而引导学生提高输入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一方面,教师要对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明确,学校和教师所制订的口语输入内容是能够保证所有学生理解,且有益于学生提高综合素养的内容,以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教师所选择的输入内容即便是可以进行深层次讨论或具有一定内涵的题目,也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输入内容分为不同难度层次。对于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尽量为其提供难度稍低的输入内容;而对于英语口语基础扎实、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则可由其自主选择输入内容。

2.教学流程改革

如前文所述,如何制订灵活的教学活动是POA理论缓解大学生口语焦虑的难点之一。POA理论中的教学流程也可以理解为学习过程、教学活动等,主要包含了驱动环节、促成环节及评价环节三方面。教师可围绕这三方面开展教学流程改革。

(1)驱动环节

驱动环节主要指的是英语教学中新板块、新单元的开始阶段。在驱动环节中,教师需要着重思考如何提升口语焦虑学生对新单元、新知识的学习渴望。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热身不同,在POA教学理论中,驱动环节主张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使其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学习水平和所学知识的难度。

在驱动环节解决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问题,主要通过三个步骤实现:第一步,教师呈现具有交际性和一定难度的口语表现场景。其中,交际性指的是口语表现场景要符合实际的第二语言社会、文化环境,不能凭空捏造;一定难度是指口语表现场景不能过于简单,必须能够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其提高思辨能力和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需注意,教师制订的产出目标要符合高等教育阶段对大学生的要求。第二步,学生尝试根据教师制订的口语表现场景进行产出,在产出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检测、同学检测、教师检测等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三步,不断提升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参与水平,使之达到选择性学习的要求。在这一阶段,应将与英语口语学习无关的内容全部舍弃。

驱动环节完成以后,教师与存在口语焦虑问题的学生要在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两方面达成共识。

(2)促成环节

促成环节出现在英语教学新板块、新单元的具体教学阶段。在促成环节,教师需要不断促进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在POA理论中,促成环节同样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包括存在口语焦虑在内的所有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不同学生间的学习目标可以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英语基础差、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可适当降低学习目标的水平。其次,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筛选高质量的可输入材料,在选择输入材料时参考驱动环节的部分内容,以便于存在口语焦虑问题的学生开展选择性学习。学生输入材料时,教师需通过指导和帮助带动学生跟上学习进度,顺利完成学习过程。最后,对于存在口语焦虑问题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尝试通过缩小输入与输出之间差距的方式降低其学习压力,例如可将输出任务进行细分,以若干个小单元的形式简化输出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输出任务,提升英语学习信心。

(3)评价环节

POA理论中的评价主要包含了时效性评价和延迟性评价两部分。其中,时效性评价主要发生在促成环节,是指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即时性考核,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进度。对于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而言,时效性评价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英语学习情况的重要举措,当习惯日常检测、考核以后,这类学生便不会因为一次口语输出而感到焦虑。延迟性评价则主要指的是阶段性考核,比如单元学习完成以后教师布置的作业、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等。延迟性评价是对某一阶段内所有英语知识(包括口语在内)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时效性评价和延迟性评价的结合,有助于帮助存在口语焦虑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输入、输出之间的平衡,从而不断完善自身英语学习思路、方法,改善口语焦虑情况。

结  语

英语学习基础、学习方式的差异可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焦虑水平。本文认为POA理论中的三项核心理念与改善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思路高度契合,英语教师可以借助POA理论中的教学假设、教学流程等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成兰,李春忠.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设计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1):182-185.

[2]王婷婷.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0):158-160.

[3]钟含春.“产出导向法”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焦虑影响的追踪研究[J].外语与翻译,2019,26(3):81-86.

[4]江晓悦.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10):141-143.

[5]程诚.课程思政背景下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高教学刊,2022,8(22):189-192.

[6]吴婷婷.产出导向法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浅析[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8(4):39-41.

[7]施娴靖,陈之枫,汤静,朱渊.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5):180-182.

[8]周玫.大学英语口语远程教学辅导系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2,41(8):175-178.

[9]王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9):37-40.

[10]杨炎雨.产出导向法视域下警务英语教学效果研究[J].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2022,38(8):85-91.

(张瑞珏: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