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华州区教体局坚持“机制保障、多方联动、标本兼治、形成合力”,全力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坚决守住“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底线。

完善机制,构筑联防联控工作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工作机制的通知》精神,修订完善《渭南市华州区控辍保学工作规程》《渭南市华州区控辍保学工作方案》,明晰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和工作流程。定期召开全区和各镇(街道)、教体系统控辍保学工作会、推进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行政”和“教育”双线联控联保工作格局,有效提升控辍保学工作成效。各义务段学校建立完善控辍保学九项制度和“校长—主管校领导—年级主任—班主任—教师—家长”全员控保工作机制,加强学生到校情况监管,做到学生到校班主任每日一问、主管领导每周一查和校长定期核查,确保在校学生底数清、动态明。

精准摸排,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台账。遵循“户籍为主、学籍为主、区内就学为主和脱贫户、监测户、残疾学生为关注重点,省外就读为摸排突破口”的原则,利用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和5月、10月时间节点,联合公安、镇(街道)等相关部门建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台账。常态化开展户籍核查比对、人籍分离比对、学籍户籍比对、学籍在校比对等控辍保学专项督查行动,并实行台账动态监测管理,及时督导劝返复学工作,严防辍学新增反弹,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不辍学。

突出重点,保障特殊群体入学权利。建立健全特殊群体关爱工作机制,加强对特殊群体孩子的心理辅导和情感关怀。对适龄儿童少年延缓入学的,严格审核把关程序;对脱贫户、监测户子女,严格落实惠民资助和帮教关爱政策,确保其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对残疾儿童少年,依据分类评估结果,精准确定入学方向,对送教上门学生坚持“一人一档、一人一案”,精心设计送教计划、内容和方法,确保因材施教有效落地。

标本兼治,营造和谐发展教育生态。为从根本上解决因“厌学”导致的失学辍学问题,区教体局从规范办学行为入手,从“三级课程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课后服务提质、作业设计管理”等方面,着力加大“校内减负”专项督查力度,并适时举办课改、课后服务与作业管理现场会、研讨会和各类文体艺科类校园活动,保障“三个课堂”丰富多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依托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专业优势,深入开展“家长心课堂”和“千人大家访”活动,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营造人人关注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