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人民满意的教体新答卷——宝鸡市渭滨区2024年教体工作回眸
发布时间:2025-01-01 21:32:21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2024年,宝鸡市渭滨区教体系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围绕“建设教育名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笃行实干,重大项目顺利实施,重大改革取得实效,一批问题得到集中整治,全市教师节庆祝大会在渭滨一校召开,全系统争创省级以上荣誉61项,教育发展成效被《宝鸡日报》专版报道。
[党建篇]
“思想铸魂”“组织强基”双轮驱动
这一年,教育党建全面从严,“思想铸魂”与“组织强基”双轮驱动,党建全面赋能教育发展,铸魂育人作用进一步凸显,教育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全面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聚力打造“头雁育贤·红烛润教”党建品牌,机关“红烛讲堂”坚持经常,公众号开办“学精神 谈感悟 抓落实”专栏,党委委员带头,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交流学习体会,畅谈发展思路。全面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区委书记、区长进学校讲思政课。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获全省教育宣传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建成市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1个,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60余场次,廉洁教育深入人心。参加渭滨区职工运动会,获五项第一,参加区总工会知识竞赛,获团体一等奖。区教体局获市级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四优”模范机关。7个单位获市级“四好”事业单位党组织。经二路小学申报全国文明校园。
把集中整治作为提升教育治理能力重中之重,与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化“三个年”活动相结合,聚焦“1472”整治重点,纠治问题51个,上交线索23条,完善制度23项,为群众办实事9件。区局统一出台指导意见,全面规范课后服务费收支管理,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课后服务费近百万元。聚焦校园餐问题抓整治,5所高中校食堂菜品提质降价,惠及学生近万名。“认识得到提高,干部得到教育,制度得到完善,风气得到转变,群众得到实惠”要求全面落实。
[项目篇]
“多元建设”“旧改提质”并驾齐驱
这一年,优质教育资源加速落地,“多元建设”和“旧改提质”并驾齐驱,覆盖全学段的龙头学校相继建成,校舍安全加固项目启动实施,项目为王的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名区多元发展的根基进一步筑牢,发展提速空间进一步拓宽。
践行“人人为项目,抓好项目促发展”理念,先后9次赴省市相关部门争取政策、争取资金。渭滨一校承办在陕全国人大代表项目观摩、全省线上项目观摩、全市项目观摩会等活动10余场次。海棠幼儿园、渭滨第一学校、职教中心经开区分校3个项目建成投用,新增优质学位3700多个。办学条件全市领先的渭滨幼儿园即将投用。占地31.5亩的新建路中学操场项目正在建设。10所学校通过省级数字校园验收,3所学校获评市级智慧校园。积极争取省教育厅项目,为6所学校配置录播设备。
从固本强基利长远出发,下大力气解决学校基础设施安全问题。对106栋校舍进行安全鉴定,宝成小学整体搬迁至川陕路小学合并办学。投资690万元,完成新建路西校区校舍维修加固项目。联合区住建局,完成40所学校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服务。签订第三方技术服务合同,实施为期2年的安全管家委托服务项目,已完成两轮次安全诊断。投资460余万元的全市首家青少年安全教育体验馆正式开放,接待师生5000余人次。
[质量篇]
“内涵提升”“品牌发展”齐头并进
这一年,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内涵提升”与“品牌发展”齐头并进,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全面落实,质量为本的理念进一步落实,品牌推进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坚持内涵发展,狠抓质量提升,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培育渭滨名校园15个,中高考质量稳居全市前列。职业教育提质增效,职教中心54名教师通过省级“双师型”教师认定审核。完善特殊教育服务,10所学校建立辅助器具服务站。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关停5所年检不合格民办幼儿园,建成10个省、市级学前教育试点示范基地,2所市级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试点园,4所市级“安吉游戏”实践园。
下发“一校一品”工作方案,面向全体学生,提升育人质量。“六个品牌”建设稳步推进,渭滨中学、清姜小学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东四路小学经典诵读、滨河中学版图知识、广元路幼儿园体操、烽火中学微电影、航天小学及新建路中学航模、新民路小学无人机项目全国获奖。龙山小学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全市率先举办“渭梦行”中小学定向运动锦标赛,参加2024年宝鸡市青少年运动会,获总分榜、金牌榜、奖牌榜三项第一。共建成国家级体育传统校2所,省级体育传统校5所,市级传统校14所,全国篮球特色校7所,全国足球特色校18所。
[改革篇]
“机制创新”“重点突破”相辅相成
这一年,教育改革项目重点推进,“机制创新”和“重点突破”相辅相成,改革创新助力教育发展,激活发展动能的作用进一步体现,破旧立新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完成姜谭片区学校优化整合,引入培文管理团队,渭滨第一学校“合作办学”高点启航,入选全国名校联盟示范校。渭滨-海棠幼儿园、经二路-川陕路小学、烽火-清姜路中学、渭滨一校等4个教育集团高效运行。“县管校聘”深入实施,打破教师流动校际壁垒,变单位人为系统人,56名教师跨校竞聘上岗。扎实推进“双减”改革,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双提升”,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处置退费纠纷10余起,维护群众利益。稳步推进新高考改革,作为全省试点之一,综合高中实验班实现招生97人,为学生成长开辟新赛道。
家庭教育公共服务项目2次在全市进行经验交流,受到省教育厅和省教科院领导高度评价,参选省教育厅教育局长重点项目,《中国教育报》进行专题报道。积极对接培文集团合作家庭公共服务项目,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337名,家庭教育讲师117名,开展讲座150余场。举办渭滨区首届家庭教育文化节,邀请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陆士桢做专题报告。表彰家庭教育优秀案例112个,家长示范学校11所,优秀家委会11个,家校共育优秀家庭100个。
[师资篇]
“专业培育”“激励增效”两翼齐飞
这一年,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专业培育”同“激励增效”两翼齐飞,德能兼修成为共识,选育管用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深化,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形成。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队伍建设,多措并举,铸魂强师。召开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完善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进展月报送制度,强化“选、育、管、用”全过程管理,做到严管厚爱。严把教师准入关,全年补充新教师108人。注重多元培养,坚持对新教师开展封闭式培训,支持教师走出去培训提升,完成中省市域外培训500多人次,邀请知名专家柳袁照、郑委、卢勤、杨咏梅、曹萍、康丽颖、杨长寨等做专题报告10余场次。出台《教师“阳光职评”五项举措》,高质量完成全市乡村教师职称评审教学能力测试,受到市局肯定。
充分发挥名师引领辐射作用,创新开展“我是领读者”教师阅读分享项目,组织全区143名省级教学能手共读一本书,分享体会、交流感悟,带动队伍整体成长。举办首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28名班主任全面展示育人故事、带班方略、主题班会。举办两期校园长擂台赛,22位校园长上台陈述办学思想、展示管理成果、交流创新经验。开展第4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区级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慰问优秀教师,18名教育工作者代表畅谈“教育家精神”视频、120多位“身边榜样”事迹在局微信公众号和渭滨发布连续刊发。表彰渭滨区名校园长10名、优秀教师60名、优秀班主任3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15名。新建路中学邬小燕获评全国优秀教师。
陈春杳杳,来岁昭昭。2025年为教体系统内涵发展年。系统上下将进一步巩固党纪学习教育、集中整治成效,抢抓“十五五”规划制定机遇,聚焦“五优”城区升级版,按照打造一批精品学校,建设一批特色学校,培树一批品牌学校,补强一批薄弱学校,擦亮教育名区品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深化“立德润渭”“科创有渭”“名师强渭”“以劳渭美”“健身渭您”“家育渭来”“渭”字系列品牌建设,凝心聚力抓发展,办好渭滨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