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勉县教体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确立以“质”为核的工作主旋律,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以“勇立潮头, 争当时代弄潮儿”之姿推动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落地生花,“靓”出精彩,圆满答好全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满意卷”。

一、强化部署,高位推动,掌稳质量提升“方向盘”。

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大局意识,局主要领导累计主持召开教育质量提升会5次,指导出台《勉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压茬推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武侯中学等18所中小学(幼儿园)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勉县2023—2024学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优秀学校”,勉县第三中学等11所中小学(幼儿园)被市教育局评为“2023—2024学年全市立德树人优秀学校”。

二、迈出步子,集团赋能,构建教育命运“共同体”。

常态化调度并指导各教育集团内部机制运行、活动开展,督促各教育集团强化与海门结对学校交流互访力度,认真汲取先进办学经验。强化教育交流成果运用,聚力县内教育资源整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了《勉县中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推动勉县定军山镇中心小学等4所学校实行托管改革,促进县内教育集团内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构筑教育命运“共同体”。

三、德育为先,法制相伴,系牢思想道德“关键扣”。

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不断深化德育“三个一”活动内涵,常态化组织国旗下演讲、经典诵读、学雷锋、清明祭英烈、“六一”国际儿童节、庆国庆、秦巴生态保护等活动,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暨素质提升训练。累计聘任法治副校长76名,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统筹举办“红领巾法学院”法治实践活动,邀请公检法司部门赴校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专题法制报告会,共同呵护中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四、强健体魄、文明精神,汲取奋发进取“源动力”。

针对“小胖墩”“小眼镜”等问题,认真落实“阳光体育”总体要求,依规开展春秋两季体质健康监测,深入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近视发生率降低0.6个百分点。成功举办2024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锦标赛、“筑梦杯”校园足球联赛、乒乓球锦标赛等赛事。重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2024年勉县少儿体校向汉中市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17人,培养国家一级运动员5名,二级运动员15名。勉县少儿体校输送水上运动员欧志伟获得2024年全国赛艇比赛金牌;勉阳初级中学棒垒球队先后在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棒垒球U18组女子垒球、陕西省青少年棒(垒)球锦标赛女子垒球中斩获第一名、男子棒球球第二名佳绩;勉阳街道办翠园路幼儿园在汉中市青少年幼儿基本体操锦标赛,获得团体总分三等奖;勉县武侯中学在汉中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中,获得男子丙组团体总分第三名。

五、以美润心,劳育为本,激发启智增慧“创造力”。

以“双减”赋能加力,推动“三个课堂”建设,积极指导学校大力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认真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课时,将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节开展纳入工作计划,常态化组织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社团等活动,有效提升学校工作质效和水平。成功举办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小学艺术展演、第二届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第二届中学生诗词大会,达到以美润心、启智增慧育人实效。

六、暖心服务,家校共育,画好以爱育人“同心圆”。

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实施“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坚持“控辍”与“保学”两手抓,妥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入学需求,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学生家长等参与“校园开放日”活动,认真吸纳意见建议,明确工作方向,着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持续深化“双家访”活动,构建家校共育合力,尤其对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落实“三知三管四沟通五教育”制度,坚决用最有温度、最有力度的“爱”画好育人“同心圆”。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