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鸡文理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扎实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融互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一、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学校党委在学科建设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确保学科发展的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双一流”建设和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为抓手,通过“固优、强特、扶需”的原则,强化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明确学科发展定位,整合学科资源,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促进学科深度融合发展,学校学科建设综合实力、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显著提升。

2024年,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实现学校学科建设历史性突破,有力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学校综合排名位列全国高校第386位,比2023年提升63个位次,在全省高校排名升至第20位,学校办学综合实力排名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IMG_256

宝鸡文理学院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IMG_256

宝鸡文理学院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二、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

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不断凝练具有宝文理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获批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与宝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建宝鸡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构建“公共通识+专业融合+创业孵化”的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2024年,开设创新创业公共基础课及选修课70余门次,建设3门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

2024年,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36项、省级大创项目120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第十八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十二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均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在校学生积极自主创业,注册成立公司8家。

A4D446BD6897EFBFC91F554F997_B0D24D99_173DA

宝鸡文理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陕西赛区省级复赛中获2项金奖

三、科研创新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学校科研工作以强化有组织科研为抓手,着力增强学科交叉与融合、进一步强化校地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聚焦区域特色产业链,校企合作共建研究院3个,创建市级科研平台6个,强力推进“秦创原新型传感器产业创新聚集区”的申报和立项建设工作,该校作为依托单位拟创建创新聚集区科研平台3个。

404b5c5fe41e76391b88659dcbba9a7

772754296cced904748e657b3343a9d

宝鸡文理学院开展多项校地、校企合作建设

多种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承担纵横向产业技术创新及技改研发课题454项,21项专利实施转让,为企业解决多项技术难题,总经费6158.91万元。计算机学院信创科研团队以硬件与系统的国产化替代为核心目标,通过自主可控创新驱动平台赋能多领域科技发展,落地项目完成5个新品发布,与6家企业建立了联合研发、合作推广及代理销售等合作关系。学校承担的企业大型创新课题“小型化高性能某型发动机”经过三年的校内外多学科融合、多家高校校际合作及国内外技术联合攻关,攻克某型特殊用途小型化高性能发动机的研制设计和制造难题。

宝鸡文理学院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致力于将党的建设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各个领域,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和同步提升,不断创造新的亮点和成就,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