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师范学院:以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24-12-26 16:42:55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咸阳师范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号召,致力于高等教育“减负、增效、提质”改革要求,以人工智能技术助教、助学、助管等为重点,推动了智能问答系统、内容生成与创作辅助、跨语言学习支持、数字人线上教学等人工智能模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助力教师更精准地理解教育现象,更有质量地辅助教学。
人工智能体集群助力外语教学。咸阳师范学院针对学生缺乏真实语言环境、自主学习性不高、即时性反馈和个性化辅导不足等问题,联合外国语学院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师—生—机”协同的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英语听力》课程为试点,通过创设AI智能体集群,搭建人机协同的沉浸式英语学习环境,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建立“听力教练”、“口语导师”等五大AI智能体,打造了人机协同的沉浸式学习环境,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GenAI赋能的混合学习模式,结合互动学习、语言输出和反思性学习理论,构建了多维度的教学模块,促进学生从“听懂”到“运用”的转变,提高听说能力。依托学习通平台,建设了英语听说技能知识图谱,共抽取79个技能知识点,建设知识点关联资源400余个,为学生提供高度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推荐。该模式在2023级英语专业6个班的183名学生中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显著提升,教学评价平均分值达到该校优秀等次,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学校组织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培训
数字人技术引入线上教学。2024年,咸阳师范学院联合超星公司,共同打造了《社会工作导论》《幼儿舞蹈I》等2门数字人技术应用试点课程,通过数字人技术,实现了虚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教学。通过打造数字人充当虚拟数字人教师,模拟真实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语言表达,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习惯等个性化因素,通过智能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即时反馈,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同时,数字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反馈,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点,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辅导,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数字人技术应用于杨露主讲的《幼儿舞蹈I》课程
“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全面推进。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人才核心素养,咸阳师范学院启动了“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2024年,由教务处和计算机学院牵头,按理工、人文、艺体分类开展人工智能通识导论课程建设。未来,学校即将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教学”试点课程,设立一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教改专项,选树一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与全校各专业核心课程的交叉融合,在育人理念、办学路径、教学模式、学习范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变革,全面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综合素养,着力塑造“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
咸阳师范学院组织开展各类“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