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西安体育学院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双融双驱模式为引领,积极探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路径,主动谋全局、开新篇,面对风险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制定“十月鏖战”路线图,实施“十大改革发展工程”强校策略。截止目前,概算投资4.2亿元的鄠邑新校区教学综合楼项目顺利完工,建校70周年“两会一活动”圆满结束,资金筹措、女子垒球队省队校办、作风建设、体育支教等工作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通过“十月鏖战”破局之举,全校师生思想更加统一、信心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责任更加具体,各项工作焕发蓬勃生机。

一是压茬推进“十大工程”,奋力迈向“第一方阵”。学校党政立足“十个新起点”,面对“十大挑战”,抢抓“十大新发展机遇”,压茬推进“十月鏖战”,创新实施规划建设、创收造血、崛起辉煌、作风建设、训练提升、人事改革、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科研改革、保障提升“十大改革发展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班指挥部和鏖战办公室,对标对表、精准施策,举全校之力,加压奋进。按照“每天有进度、每周有推进、每次有传达”的工作节奏,梳理安排了3批60项行动,共计401项具体任务。“十月鏖战”以来,全校上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为早日迈进全国体育院校“第一方阵”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校庆盛事共谋发展,助推建设“五个强校”。2024年,恰逢学校建校70周年,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东盟国民体质与健康促进学术会议,召开建校7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省委省政府领导莅临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省委副书记邢善萍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学校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棒球协会、甘肃省体育局等11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了建校70周年7场励志教育报告会、7场精品赛事、7场师德师风报告会、7场学术报告会,社会反响强烈。“两会一活动”无论是办会质量还是办会规格均创省属高校新高,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新闻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媒体报道40余篇,视频32条,阅读量超千万,转评点赞超10万。

IMG_264

IMG_256

三是规划建设强力推进,打造硬件“第一梯队”。鄠邑新校区建设是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五个强校”目标的必由之路。去年12月鄠邑校区教学综合楼项目正式开工,校基建团队用“5+2”“白加黑”工作模式,确保工程质量与工程速度双提升,7号学生公寓楼88天封顶,180天投入使用,教学综合楼300天拔地而起,10个月投入使用,综合训练馆及人防工程加速推进,创造了西体速度,充分体现了西体人“创业、创新、奉献、实干、团队”五种精神,形成了鄠建作风。学校硬件设施水平获得极大提升。10月10日晚,鄠邑主校区落成仪式标志着学校在巍巍秦岭之畔,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西迁建校的新征程。

80fa1e97109efbdbb1f1ebcedcb9e08

四是“体育强校”突出特色,竞训高地加速形成。创新探索竞训处、竞校、二级学院三位一体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国家队、省队校办,加快中国竞走学院、掷球学院建设。一年来,西体健儿在各类重大体育赛事中摘金夺银,巴黎奥运会取得两块金牌;陕西西安体育学院女垒队在2024年全国青年女子垒球锦标赛中取得亚军;校男子足球队在陕西大学生足球比赛中实现“四连冠”,获批国家示范足球学院。成功承办2024年全国女子垒球冠军赛、2024年全国棒球冠军赛、第43届陕西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等多项重大体育赛事;积极推进顶级赛事申办,2025年第14届女子垒球亚洲杯赛事落户学校鄠邑校区。竞训高地加速形成,为学校教科训赛医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IMG_256

五是创收造血能力进阶,社会服务拓展延伸。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学校实行非赤字预算,按照“1+2+3”的造血思路,统筹两校区资源优势,依法创收、以智创收、以诚创收,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大潮,提高创收能力。目前已合法创收4000多万元,是往年创收的8倍多,极大缓解了学校经费压力。西体品牌的体育培训、夏令营等反响良好;“一馆一策”按计划推进,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覆盖面正在不断拓展延伸;获批成立了西安体育学院体育发展基金会,在资助优秀师生学术交流、实践提升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IMG_256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