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用“四心”当好“四员”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作者:王忠强
发布时间:2024-12-25 15:00:48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2024年,眉县教体局坚持把安全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增强安全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充分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凝“心”聚力,多措并举,积极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人,全力构建校园安全防线。
用“忠心”履职尽责,当好校园安全“护苗员”
构建“责任链”,守好“安全门”。安全之责,义不容辞,眉县教体局以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中心,着力构建“县-校-师-生”四级学校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坚持制度管人,形成长效机制,印发《领导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建立局领导分片联系,股室具体包抓负责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二是明确校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年初与基层单位签订《校园安全稳定责任书》,将安全工作作为重要分值和一票否决项纳入学校年终考核。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安全管理能力培训,组织开展全县“应急救护能力提升”等安全培训4期,各校在教师暑期学习会、教师会等时间专题安排安全管理业务学习培训。四是强化学生自我管理作用,加强学校班干部队伍建设,开展“我为校园守安全”活动,在校园设立“悄悄话”“防欺凌举报”信箱90余处,积极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用“耐心”教育引导,当好安全知识“宣传员”
奏响“安全曲”,筑牢“安全堤”。循循善诱,常学常新,积极以校园为主阵地普及安全知识。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指导各学校积极落实安全教育“十个一”工作制度和“1530”要求,各学校开展消防、交通、防溺水、防欺凌、国家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400余次,通过微信公众号、家校群等平台推送安全知识200余条,将校园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二是加强应急演练。以县政府名义印发《眉县校园事故应急预案》,各学校以此为蓝本,结合实际制定本校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方案,积极落实“中小学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安全演练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有效提高学校师生应急处置水平。三是积极“外引内培”。加强安全教育队伍建设,培养省、市、县级校园安全专家80余人,组织150余人参加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同时,联合县公安局、检察院、卫健局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了“法治副校长”和“健康副校长”,入校开展专业指导和安全健康教育活动,有力提升学生安全教育成效。
用“细心”排查整改,当好安全隐患“吹哨员”
绷紧“安全弦”,拧紧“安全阀”。坚持预防为主,靠前监督,扎实做好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一是严格落实“日巡查、周汇报、月通报”机制。各学校以“值周员”“值班员”为基础,每天定时对教室、厕所、宿舍等重点场所开展巡查检查,坚持落实校(园)长安全工作周报制度,县局定期组织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会议,积极分析研判形势,及时通报存在问题。二是开展校园安全工作督查。积极邀请市县领导及安全专家入校指导安全工作,局领导班子坚持每周下校明察暗访,同时组织开展校园“安全+”周督导检查,并及时下发检查提醒函。三是积极开展安全风险排查整改。各学校定期对校园基础设施、用电用气、教学设备、校园工地等进行全方位排查,积极“拆窗破网”、打通“消防通道”、更换添置安防器材、维修设施设备,确保各类风险隐患整改到位。四是加强学生健康监测帮扶。组织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普测,实时了解学生健康动向。指导各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特异体质等特殊学生管理,积极开展“双谈心”“大家访”等关心、关爱活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用“诚心”广泛联系,当好群防群控“牵线员”
系紧“安全带”,织密“安全网”。发挥校园安全牵头部门作用,密切“家校社”联系,齐心协力,共筑校园安全防线。一是发挥校园安全牵头部门作用,建立联系机制,印发《眉县校园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和工作职责》,定期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汇报安全工作,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加大对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的打击力度,持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二是认真开展“护学岗”工作,充分利用学校教师、民警、爱心家长、志愿者力量,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均成立了“护校队”,组建了“护学岗”,通过联合执勤、加大放学护送距离、对校园周边部分路段实施临时管制等举措,不断改善校园周边秩序。三是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各校持续深化“大家访”“双谈心”“安全提醒”等工作,开学初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督促家长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落实监管责任。同时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专题讲座等7场,积极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