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加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 推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4 09:13:04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推动楼观校区建设,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作为周至县教育振兴战略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总投资约25亿元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楼观校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打造周至县的人才培养基地。2024年,华清学院制定“2246”战略目标,坚持“两地办学”方针,全面推动楼观校区建设,加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能力,推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2024年9月,在周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华清学院楼观校区顺利启用,2024级新生顺利入驻楼观校区,两校区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周至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赴华清学院楼观校区开展实地调研,实地参观公共教学楼、图书馆、田径场、餐厅等区域,详细了解校园环境、办学设施、师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实际,并对华清学院“以师为本的发展观和以生为本的质量观”给予高度评价。
2024年11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鼓乐传承基地”成立仪式在楼观校区成功举办。学校积极搭建文化传承平台,依托学校科研资源,组织师生团队深入研究鼓乐的历史渊源、古曲特色,邀请西安鼓乐开展原汁原味的表演,探索创新路径和研究成果将西安鼓乐演绎出新风采、新风尚、新面貌,让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让学校厚植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
深入发掘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华清学院始终秉持着培养“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华清学院“浴凰灵芝”乡村振兴项目团队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向当地村民宣传普及电商平台运营与开发策略,通过组织电商直播活动,提高周至现灵芝的知名度,让周至的灵芝走向全国。
未来,华清学院将持续做好两校区办学工作,聚焦广大师生切身利益,持续关注民生工作,加强产教合作,强化校企合作,整合优质资源,打造集产学研一体的示范性基地,全面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舞蹈绽放出彩华清,青春演绎国潮盛宴
盛唐忆,永灿烂。长相思,在长安。2024年2月9日除夕当晚,在甲辰龙年2024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现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舞蹈系40名学生用心灵语言构建舞蹈脉络,用肢体语言展现力量、韧性、延伸、柔美,带着全国观众做一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的花”的梦,将新春的祝福送到千家万户。
此次春晚参演是自2016年华清学院学生参加猴年央视春晚演出后再次受邀参与演出。学校自接到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西安分会场的演出任务后,积极组织所有参演的同学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节目排练中去。同时,华清学院成立演出后勤管理团队,切实为参演学生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校、院两级领导定期看望参演学生及现场工作人员,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排练情况,为他们送去新年祝福礼物,鼓励他们在舞台上充分展现自身才华,将平时所学和学校的风采展示出来,为春晚观众呈现最好的表演。
为了最后演出效果的完美呈现,在近一个月的彩排备演过程中,同学们不畏风雪严寒和凌晨的寒风刺骨,一次又一次的走台,一遍又一遍的磨合,严格按照要求坚持刻苦训练。在舞台上,华清学子身着华丽的演出服,用精湛的舞蹈技艺和高度默契的团队配合,将青春的活力与艺术才华完美结合,生动诠释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了青年一代从容淡定的文化自信。
华清学院历来高度重视艺术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展览展演、大型演出等活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众多学生在舞蹈、声乐、器乐、美术、摄影等多个类别频获国内外各项大奖。2019年,学校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唱响新时代》八个节目的录制。2023年,学校参与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咸阳机场迎宾演出活动,并荣获“陕西省教育系统服务保障中国—中亚峰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此番再次受邀参加央视春晚,对于华清学子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艺术实践机会,也是一次珍贵的人生经历,更体现了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