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六大措施助力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12-22 15:00:51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近年来,眉县教体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持续强化体育课程,不断深化教育体育融合,推进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了与教育综合改革全局相协调的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导学校制定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规划。二是严格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不随意停课、换课。三是加大体育课程教研力度,鼓励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体育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实现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阳光健体丰富校园生活
一是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把“三操”(早操、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活动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与体育课教学相衔接,保证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每天1小时,开展室外、室内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形成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扎实开展中小学校“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创建评选活动,推行义务段体艺“2+1”项目(即每个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实现体育特色项目中小学全覆盖;二是积极开展运动会、体育节、单项竞赛等体育活动,做到周周有小赛,月月有大赛,实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三是坚持每学年举办县级运动会,举办县级校园足球联赛、县级小篮球比赛,县级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县级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等体育赛事,并经常性组织校际、班际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人人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模式,学生体质健康不断提升。
数据监测提升学生体质
每学年秋季学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会,组织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动态关注学生体质状况,落实好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有效指导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每年4月份,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采取过程考核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记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中考体育成绩平时考核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充分发挥体育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学生热爱运动,追求体质健康,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可持续提升。骨干培优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充实教师队伍。配齐配足体育教师,每年教师招聘计划中提高体育教师招聘比例。二是加大赛培力度。通过举办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赛教、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和全县中小学体育论文征集等活动,锤炼体育教师教学水平。认真落实教师培训计划,对各类培训做出安排部署,鼓励老师“走出去”,邀请名师“走进来”,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硬件提升助推教育均衡
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全面改善中小学体育运动基本办学条件,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力度,实施中小学体育运动场改造项目。将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新建、修缮和校园改造提升与学校体育工作有效结合,重点向薄弱学校倾斜,进一步完善薄弱学校改造等投入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学校体育教学条件与体育场馆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预防近视呵护视力健康
一是建立眉县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眉县妇幼保健院视光中心,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提供制度和专业保障。二是投资600多万元,分批次推进全县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工程。三是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配置专兼职医务保健人员,邀请相关医院眼科和卫生防疫部门对教职工开展专题培训。每学期为全县中小学生开展视力检测筛查,对筛查出的异常学生现场出具异常视力反馈单,并进行追踪随访。四是建立了学生视力档案,对近视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及时干预治疗。通过视力筛查、中医干预等方式,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视力。
眉县教体局紧盯健康抓体育、聚焦质量谋发展,继续推进“新时代 新体育”立人行动。从场地器材、资金投入、奖励机制等方面加大投入,从改善学校体育设施环境、丰富学校体育内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进一步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建设,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助推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