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浐灞第十六幼儿园位于美丽的灞河右岸,于2021年9月开园,适逢《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出台。《评估指南》提出“要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的儿童观,引领我们相信儿童,认识游戏对幼儿一生发展的价值,也一路指引园所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游戏改革道路上不断探索。

20241218164130868-54-b80eb.jpg_scale.jpg

一、自然生长的环境

结合“明心启智 自然成长”的教育理念,朝着“有限空间 无限可能”的方向,坚持“儿童需要、儿童参与、儿童感兴趣”的原则,倡导“家庭、社会、园所”多方资源整合,精心打造“阳光体能+自然谷”户外游戏场域。 环抱教学楼“自然谷”内,草坪、土坡、泥坑、沙水、小树林、石榴园、山楂园、平衡攀爬乐园等,为幼儿提供了野趣体验、自然探究、户外拓展的丰富的自然环境。孩子们在蓝天白云下撒欢,骑行、打球、野炊、开音乐会、筑坝凿河、采花摘果、探寻自然与生命的秘密,让孩子的童年更有儿童味。

20241218164236448-82-0393f.jpg_scale.jpg

20241218164236379-96-ece03.jpg

20241218164308485-30-56191.jpg_scale.jpg

20241218164306977-16-8016c.jpg_scale.jpg

二、开放融合自然联动

结合园所室内外空间充足及多通道方便出入的优势,室内丰富的班级区域、廊道游戏场域、多元部室与室外游戏场域形成联动融合的游戏环境。室内自然博物馆、科普长廊与室外“自然谷”在空间、材料上贯通融合,最大限度满足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廊道中的“理想建构世界”游戏区与木工坊相对,同时自然连通户外阳光平台的大型积木建构区,让设计、原材料搜集生产、个性组装、搭建、美化等实现一条龙式支持,让建构游戏的开展打破了空间、材料、内容的限制,支持幼儿的无限想象和创造。

20241218164307791-36-e2062.jpg_scale.jpg

20241218164308856-28-dcccb.jpg_scale.jpg

20241218164307694-85-56e7f.jpg_scale.jpg

20241218164307469-4-ae76f.jpg_scale.jpg

三、丰富、适度的游戏材料

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低结构材料,支持自主选择、充分探索。让游戏材料“去标签化”,一堆长短不一的原滚木,可以成为山楂园内幼儿打山楂的工具,可以成为自然体验区内幼儿搭建帐篷的支架、可以成为自然探究区内探索木耳生长的秘密基地。在提供材料支持时适当留白,幼儿根据游戏需要,自主收集、制作材料,“自然谷”中的所有材料不受区域、游戏内容、担负材料自身功能的限制,以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

20241218164307785-8-7e629.jpg_scale.jpg

20241218164307498-66-ab30b.jpg_scale.jpg

20241218164307103-79-cd50f.jpg_scale.jpg

20241218164307025-76-d630f.jpg_scale.jpg

四、相信下的放手游戏

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在游戏改革中,我们始终相信儿童,给儿童更多游戏的时间和机会,坚持每日户外两小时活动,在足够的游戏时长与频次保障下,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慢慢习得自己的经验。因此,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尊重幼儿的意愿,整合零碎的时间为大段时间,把支配游戏时间的权利还给幼儿。还要适时调整游戏的频次和时长,助推深度游戏的开展。如,在面积大、材料种类丰富的“自然谷”自主游戏中,经常出现幼儿频繁跑区和更换材料现象,为此,及时将“自然谷”不同场域的游戏时间进行调整,一周一个固定场域游戏,游戏的频次提高、时间加长,确保幼儿与材料的充分互动,在精细化复杂化的游戏中为学习奠定基础。

20241218164308584-61-648f7.jpg_scale.jpg

游戏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儿童,看到了儿童的创造与学习,儿童的游戏构造了另一个并肩而立的世界。我们也一直在儿童的游戏中发现我们课程的生长点,以游戏改革助力课程改革,我们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