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新双高”建设要求,从顺应形势、建设实体、壮大力量、激发活力、赋能教学等方面着手,打造“园中校、校中企,校企产教深度融合样板校”。

img1

陕西机电职院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实践教学现场

实施“六个主动”,顺应产教融合形势

该校立足宝鸡市蟠龙高新技术产业园,坚持“主动适应行业发展、主动了解企业需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主动共建实训基地、主动开展员工培训、主动服务企业生产”,与园区企业共建装备制造、精密制造、数控加工、先进材料、无人机、电商直播等实训基地22个,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57个,组建成立秦创原宝鸡金台(蟠龙)创新促进中心、铸造及耐磨材料研究所产学研实践中心、陕西机电精雕精密智造中心、宝鸡市模具智造技术研究院、宝鸡力兴航空材料部件研究院钛业新型研发机构、“钛想告诉你”信息服务平台,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img2

陕西机电职院风标智造产业学院教学现场

成立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实体

该校凝聚政府、行业、园区、企业、学校等五方力量,牵头成立全国汽车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合作共建全国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组建成立吉利智造学院、中兴产业学院、风标智造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京东数字技术产业学院、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钛产业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9个,建成实训(实验)室140个,聘请企业负责人担任产业学院副院长、产业导师,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共建实践教学场所和实训室,建设融合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就业创业、职业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实体。

组建两大职教集团,壮大产教融合力量

该校联合5所县区职教中心、2所技师学院组建成立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集团,联合宝鸡技师学院、宝鸡铁路技师学院和有关企业组建成立“宝鸡机电职教集团”,大力推动市域内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行业企业资源整合、院校融合、优势叠加,构建“学历+技能”的特色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毕业生能够获得“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赢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开启高职院校与技工院校联合办学、高职教育与技工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校企共用人才资源,激发产教融合活力

该校制定《现代产业导师管理办法》,从合作企业聘任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担任产业导师,产业导师入库200余人,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同时,盘活学校现有人才存量,将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骨干教师共计300余人,按所学专业和擅长,编组对接宝鸡13条重点产业链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291人,实现校企“双向奔赴”、产教深度融合。

img3

陕西机电职院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教学现场

校企合作赋能教学,凸显产教融合成效

该校以产教融合引领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生产性实践教学项目,重构“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结合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制定课程标准,将岗位典型任务、职业技能大赛标准、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创建学徒制工作岗位600余个。该校“‘园中校、校中企’职教新生态: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该校学生荣获2024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60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31项,同比增长40%,获奖总量跃居全省高职“第一梯队”;荣获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技术赛项中国区决赛一等奖2项,并获得国际赛参赛资格。

img4

陕西机电职院荣获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和优秀组织奖

陕西机电职院开创“园中有校、校中有企、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办学特色、育人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交出了一份高质量产教融合的“陕机电答卷”,让人切实感受到“产教融合、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