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合阳县:用心用情办好校园“食”事
作者:新闻中心 魏淑敏 孙永涛
发布时间:2024-12-16 09:40:26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12月10日中午放学铃响后,合阳县城关三小各班学生列队来到餐厅前,依次进入餐厅指定区域盛饭、吃饭,3600余人同时就餐,场面宏大、秩序井然……
“午饭有糖醋里脊、农家鲜炒、蒸红薯,花样很多,味道很可口。”就餐学生韩业兴说。
“学校的饭菜味道好、种类多,让孩子在这里吃我很放心。”陪餐家长刘女士说。
这是合阳县办好校园餐的一个缩影。“学生在校吃得怎么样、能不能吃好,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始终关心这件‘食’事。”县教体局副局长李宏说,近年来,基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校园餐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实际情况,全县六部门依据部省市文件精神印发实施细则,并将特殊教育学校送教学生纳入享受范围,让弱势群体、贫困群体都能应享尽享;全面取消“小伙房”,提高中心校供餐门槛(需取得资质),守好安全“底线”。
据了解,合阳县投资1000余万元对十余所学校食堂进行设施改造、设备更新,惠及1.6万余名师生。谈及变化,孟庄九年制学校校长张开锋说:“我们食堂更换了窗户,改造了操作间,还更新了消毒柜、留样机等设备,能满足200余名学生的就餐需求。”
为了彻底纠治食堂膳食经费管理暨营养改善计划“跑冒滴漏”难题,近年来,合阳县将价格、数量作为治理抓手,出台“以买代询”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对食堂各项食材进行价格监测,并发布学校采购最高限价。“我们每周确定一个学校,由学校选择县域内三个大型超市购买需要询价的食材,留存购物小票和称量食材的条形码签,由我们根据小票的价格和品类计算出平均价,各校采购时,不得超过最高限价。”县教体局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宋中民说,为了杜绝价格虚高,确保采购到“等值优质”的食材,全县对粮油、干菜、调料等价格浮动较小的食材采取每学期初监测一次的办法,学期发布的价格如涨幅不超过5%,则作为本学期的最高限价,若超过5%,再次以买代询发布最高限价;对于蔬菜、肉、鸡蛋、水果、杂粮等价格变化较大的食材,则采取每周监测一次的方式,在周五发布价格,作为学校自购食材的最高限价。
“实施‘以买代询’后,公示的食材价格更加科学合理了,对我们控制成本很有用。”城关三小校长高红斌说。
为规范各校食材采购行为,合阳县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统一结算大宗食材,原辅材料实行定点采购;营养办、学校膳食委员会定期深入配餐企业、校园检查。全县各学校纷纷强化过程监管:城关三小以“过程管理无缝隙、食品安全零事故、食品质量高满意”为引领,以“定食谱、验材料、督过程、看品相、尝味道、称重量、测温度”七项监管要求把好饭菜质量关;县中心幼儿园采用食品安全员日管控、食品安全总监周排查、食品安全总负责(园长)月调度的方式加强食品监管,并定期对厨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公示食谱、大宗食材采购等各项信息……
宋中民告诉记者,如何保障学生吃得科学有营养也是努力的重点。为此,县教体局制定了带量示例食谱,为各学校提供参考,并规定各校早餐食谱须保证每餐一荤一素一主食一汤,杂粮或水果每周不少于两次;午餐食谱须保证每餐一荤一素一花样主食一汤,杂粮或水果每周不少于三次。“我园2名营养师还会借助信息系统对幼儿摄入的餐食进行营养分析并生成报告,以便于适时调整食谱,让幼儿膳食更加多元、营养。”县中心幼儿园园长许玉洁说。
本着避免浪费的原则,县中心幼儿园在“花样主食”上下足功夫,烹制小兔子馒头、小刺猬花卷等形态多样的主食,“食诱”孩子们吃得多一点、浪费少一点;城关三小规定了各年级最少就餐时间(比如一年级要吃够25分钟),避免小学生因吃饭慢而吃不饱、因着急离席而造成餐食浪费;孟庄九年制学校定期对“光盘”学生给予小奖励……
“在‘以买代询’、定点采购、三方陪餐、错峰就餐等举措下,我县校园餐满意度不断提高,调研结果显示,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7.1%、98.6%和95.3%。”李宏介绍说,前不久还引入智慧管理平台,为45所学校安装了通道监控、智慧收货秤,食材的采购、验收、加工、每日膳食等实现了“码上”监管,“今后,我们将牢牢盯紧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用心、用情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延伸阅读:
渭南潼关县:科技赋能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http://www.sxjybk.com/2024/1212/1050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