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教体局搭建“四个平台”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发布时间:2024-12-13 12:42:02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近年来,潼关县坚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现新跃升。
一是搭建“理论进校”宣讲平台。开展党政主要领导进学校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局领导每学期到校上思政课1次以上,校领导每学期不少于4个课时,高位推动思政进校园工作。邀请法治副校长到校开展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生活实际将思政教育与法治宣传、红色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逐渐形成“政府支持、部门主抓、社会齐管”的良好思政氛围。
二是搭建“思政课程”教育平台。严格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将思政课与道德与法治课深入融合,小学和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每周2至3课时,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每周3至5课时,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和师资“四落实”。加强思政课题理论研究,将思政理论课纳入县级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范畴。深化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加强学科课堂德育渗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及各教育环节,逐步将“思政课程”推向“课程思政”,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机衔接,形成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思政教育体系。
三是搭建“校园文化”德育平台。大力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结合课后服务,广泛开展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学校特色不断彰显。不断丰富育人形式,深化精神培育和价值引领,组织学生到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引导青年学生在红色基因中赓续红色精神。深入开展“祖国好·家乡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经典诵读、征文、演讲等比赛,进一步培育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四是搭建“思政队伍”建设平台。强化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打好思政教师培养“组合拳”,着力在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课堂上下功夫,建立思政教育共育机制,强化思政教师正向激励,通过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大比武、示范大展示等系列活动,帮助思政教师搭梯成长,不断提高思政教师工作积极性。


